|
|
居民区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的致突变研究 |
李秀云 刘旭红 赵五红 候智慧 |
山西医学院防医学系,太原030001
|
|
|
摘要 研究了冬季太原市一居民区采样点采集的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的致突变怍用。颗粒物粒径为≥7.0μm,3.3~7.0μm。2.0~s.sμm,1.1~2.0μm,≤1.1μm.通过Ames试验和小鼠体内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表明:颗粒物粒径越小,致突变作用越强。本次研究结果提示应认真防止居民区大气中细小颗粒物对对人群的危害.
|
|
关键词 :
大气颗粒物,
Ames试验,
染色体畸变.
|
收稿日期: 1900-01-01
|
[1] |
冯茜丹, 明彩兵, 刘晖, 张远航, 郑玫. 2011年秋季广州城区大气PM2.5微观形貌和粒度分布[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4): 1013-1018. |
[2] |
黄丽坤, 王广智, 王琨. 哈尔滨市沙尘期大气颗粒物物化特征及传输途径分析[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8): 1920-1926. |
[3] |
田世丽, 潘月鹏, 刘子锐, 王跃思. 不同材质滤膜测量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和化学组分的适用性[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4): 817-826. |
[4] |
郭二果, 王成, 郄光发, 蔡煜. 北方地区典型天气对城市森林内大气颗粒物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3, 33(7): 1185-1198. |
[5] |
李瑞芃, 石金辉, 张代洲. 天气条件及气团来源对青岛春季大气颗粒物数浓度谱分布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2, 32(8): 1392-1399. |
[6] |
刘臻, 祁建华, 王琳, 陈晓静, 石金辉, 高会旺. 青岛大气气溶胶水溶性无机离子的粒径分布特征[J]. 中国环境科学, 2012, 32(8): 1422-1432. |
[7] |
邓利群, 钱骏, 廖瑞雪, 佟洪金. 2009年8~9月成都市颗粒物污染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J]. 中国环境科学, 2012, 32(8): 1433-1438. |
[8] |
王琼, 毕晓辉, 张裕芬, 杨成军, 洪盛茂, 焦荔, 冯银厂. 杭州市大气颗粒物消光组分的粒径分布特征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2, 32(1): 10-16. |
[9] |
谭稳, 银燕, 陈魁, 肖辉, 朱士超, 吴志会, 石立新. 石家庄地区大气细粒子增长特征初步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1, 31(9): 1431-1437. |
[10] |
冯满, 吕森林, 张睿, 沈春琳, 黄建花, 王幼芳, 吴李泉, 冯加良, 吴明红. 上海大气中花粉与颗粒物的复合污染特征[J]. 中国环境科学, 2011, 31(7): 1095-1101. |
[11] |
王琳琳, 王淑兰, 王新锋, 徐政, 周声圳, 袁超, 于阳春, 王韬, 王文兴. 北京市2009年8月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J]. 中国环境科学, 2011, 31(4): 553-560. |
[12] |
于阳春, 董灿, 王新峰, 杨凌霄, 王文兴. 济南市秋季大气颗粒物中水溶性离子的粒径分布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1, 31(4): 561-567. |
[13] |
姬洪亮, 赵宏, 孔少飞, 白志鹏, 韩斌. 天津近岸海域大气颗粒物无机组分季节变化及源析[J]. 中国环境科学, 2011, 31(2): 177-185. |
[14] |
房春生, 陈分定, 陈克华, 肖忠慎, 王菊. 龙岩市大气颗粒物来源统计分析[J]. 中国环境科学, 2011, 31(2): 214-219. |
[15] |
范雪波, 刘卫, 王广华, 林俊, 伏晴艳, 高松, 李燕. 杭州市大气颗粒物浓度及组分的粒径分布[J]. 中国环境科学, 2011, 31(1): 13-18.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