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固相萃取法测定水源水中的有机磷农药 |
康跃惠1,张干2,盛国英1,傅家谟1 |
1.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东广州51060;2.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东省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广东广州510640 |
|
|
摘要 采用固相萃取盘萃取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以大口径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一火焰光度检测器(CGC/FPD)定量测定了水源水中的有机磷农药研究了10种有机磷农药的气相色谱法(GC-FPD)的分析条件结果表明均加标回收率的范围为50%~96%.方法的最低检测限为119~534ng/L.对某水厂水源水中的有机磷农药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久效磷、敌百虫检出量较大,分别为 0.165μg/L和0.137μg/L,除草醚有痕量检出。
|
|
关键词 :
相萃取,
有机磷农药,
大口径毛细管柱,
气相色谱,
水源水,
固相C18萃取盘
|
收稿日期: 1900-01-01
|
[1] |
葛会林, 刘树深, 苏冰霞. 通用浓度加和模型预测有机磷与三嗪农药对绿藻的联合毒性[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9): 2413-2419. |
[2] |
王锐, 陈华军, 靳朝喜, 杨炳武. 冬季水库水源中MIB和土嗅素的产生与降解机理[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4): 896-903. |
[3] |
孙昕, 叶丽丽, 赵伟丽, 黄廷林, 丛海兵. 分层水库温度梯度对扬水曝气原位控藻效果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2): 352-358. |
[4] |
周慜, 石雷, 李取生, 杨璇. 珠江河口水体有机磷农药的含量与季节变化[J]. 中国环境科学, 2013, 33(2): 312-318. |
[5] |
黄廷林, 杨凤英, 柴蓓蓓, 孙昕. 水源水库污染底泥不同修复方法脱氮效果对比实验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2, 32(11): 2032-2038. |
[6] |
黄曼君, 李明玉, 任刚, 曹刚, 宋琳. PFS-PDM复合混凝剂对微污染河水的强化混凝处理[J]. 中国环境科学, 2011, 31(3): 384-389. |
[7] |
徐京, 朱亮, 丁炜, 冯丽娟, 徐向阳. 挂膜方式对模拟河道生物反应器启动与稳态运行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0, 30(8): 1091-1096. |
[8] |
徐殿斗, 马玲玲, 李淑珍, 许国飞, 陈扬. 北京石景山区夏季大气中有机氯农药的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0, 30(5): 599-602. |
[9] |
王伟琴, 金永堂, 吴斌, 孙肖瑜, 庞晓露, 王静. 水源水中微囊藻毒素的遗传毒性与健康风险评价[J]. 中国环境科学, 2010, 30(4): 468-476. |
[10] |
董小蓉, 杨晓明, 鲁翌, 马鲲鹏, 鲍洁, 张昊天, 唐非. 长江、汉江水源水及其自来水中有机物生物毒性的比较[J]. 中国环境科学, 2010, 30(2): 263-268. |
[11] |
降巧龙;周海燕;徐殿斗;柴之芳;李一凡. 国产变压器油中多氯联苯及其异构体分布特征[J]. 中国环境科学, 2007, 27(5): 0-0. |
[12] |
屈伟月;王德超;盛国英;陈敦金;毕新慧;傅家谟;. 婴儿脐带血和母亲血中多溴联苯醚的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07, 27(2): 0-0. |
[13] |
颜冬云;蒋新;余贵芬;卞永荣;邓建才. 有机磷农药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作用及QSAR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06, 26(3): 0-0. |
[14] |
赵振华;蒋新;王芳;卞永荣;郜红建;夏立玲. 八种柱填料对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纯化预处理[J]. 中国环境科学, 2005, 25(6): 0-0. |
[15] |
杨波;陈季华;奚旦立;徐骅梁粤泓. 碱减量印染废水特征污染物的生物降解特性[J]. 中国环境科学, 2005, 25(5): 0-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