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太原市大气飘尘中多环芳烃与DNA的结合反应 |
郭栋生1;袁小英2;张志强1 |
1.山西大学环境科学系 山西太原030006;2.山西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山西太原030006 |
|
|
摘要 在太原市主要工业区下风向昼夜采集大气飘尘,利用化学分离和荧光法,测定了飘尘粗提取物中多环芳烃(PAHs)混合组分与DNA的结合反应,结果表明,在不同时段采集到的大气飘尘中,PAHs混合组分都能与DNA结合,且白天采集到的飘尘中PAHs混合组分与DNA的结合能力较夜间采集到的样品作用更强.研究结果提示,太原市主要工业区大气飘尘中可能含有不需经过生物体代谢或活化而直接与DNA作用的PAHs化合物,且在白天动源排放增加和光辐射作用下,其反应性可能进一步增强
|
|
关键词 :
大气飘尘,
多环芳烃,
DNA,
荧光法
|
收稿日期: 1900-01-01
|
[1] |
张莉, 张原, 祁士华, 李绘, 邢新丽, 张泽洲, 郑煌, 孙焰, 闵洋. 武汉市洪山区春季PM2.5浓度及多环芳烃组成特征[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8): 2319-2325. |
[2] |
赵飞, 王摆, 张晓娜, 田华, 王蔚, 汝少国. 久效磷农药对金鱼肝细胞DNA的损伤及其机制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5): 1563-1569. |
[3] |
于紫玲, 林钦, 孙闰霞, 谷阳光, 柯常亮, 石凤琼. 海南岛沿海牡蛎体中PAHs的时空分布及其健康风险评价[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5): 1570-1578. |
[4] |
王真真, 谭吉华, 毕新慧, 何琴, 盛国英, 傅家谟. 三种农作物秸秆燃烧颗粒态多环芳烃排放特征[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4): 1065-1071. |
[5] |
张宜升, 张厚勇, 栾胜基, 曾立武, 何凌燕, 黄晓锋, 吴健生. 生物质露天焚烧及家庭燃用的多环芳烃排放特征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2): 387-395. |
[6] |
王超, 张霖琳, 刀谞, 吕怡兵, 滕恩江, 李国刚. 京津冀地区城市空气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及来源[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1): 1-6. |
[7] |
陆杰, 代园园, 罗慧, 龚金锋, 王绪杨, 武阳, 杨旭, 马萍. 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致小鼠肝组织氧化损伤的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1): 285-290. |
[8] |
邵晨, 黎雷, 于水利, 侯立安, 杨帆, 殷祺, 漆晴. 产嗅藻类对东太湖某地原水中嗅味物质2-MIB的贡献[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9): 2328-2333. |
[9] |
蒋绍妍, 王文星, 薛向欣. 抚顺西露天油页岩可培养微生物的分离与鉴定[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8): 2126-2132. |
[10] |
王剑, 王朝晖, 熊毅俊. 不同时期条纹环沟藻可培养藻际细菌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6): 1540-1547. |
[11] |
夏凌, 赵波, 王伯光, 张素坤, 任明忠. 吸烟及吸二手烟对人体多环芳烃内暴露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6): 1586-1591. |
[12] |
韦琳, 唐海龙, 郭盈盈, 邹正禹, 刘阳生. 水泥窑PM2.5排放特性及其PAHs风险分析[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5): 1113-1118. |
[13] |
杜芳芳, 杨毅, 刘敏, 陆敏, 于英鹏, 郑鑫, 刘营. 上海市表层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与源解析[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4): 989-995. |
[14] |
熊毅俊, 王朝晖, 王剑. 大亚湾浮游植物DNA指纹及其与群落结构的关系[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4): 1038-1044. |
[15] |
苏都尔·克热木拉, 胡颖, 迪丽努尔·塔力甫, 邵龙义, 买丽克扎提·买合木提. 乌鲁木齐大气PM2.5对质粒DNA的损伤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3): 786-79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