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初探 |
郭秀锐,杨居荣,毛显强 |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北京100875 |
|
|
摘要 采用生态系统健康的理论与方法来分析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着重探讨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提出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模糊评价模型;并以广州市为例,北京、上海为参比城市,对3城市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了比较评价,明确广州市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及其制约因子,为广州城市生态规划提供可靠的背景状况和研究依据.
|
|
关键词 :
城市生态系统健康,
评价指标,
广州市
|
收稿日期: 1900-01-01
|
[1] |
周丽旋, 吴彦瑜, 关恩浩, 房巧丽, 彭晓春, 张小娜, 黄思宇, 张越南, 雷国建. 广州市光污染的公众主观调查方案设计与结果分析[J]. 中国环境科学, 2013, 33(增刊): 239-244. |
[2] |
王寿兵, 马小雪, 陈雅敏, 冯述青, 樊正球 . 面向生命周期评价的土地利用生态影响评价方法[J]. 中国环境科学, 2013, 33(6): 1141-1146. |
[3] |
刘明, 陈来国, 陶俊, 许振成, 朱李华, 钱冬林, 范瑞芳. 广州市大气气态总汞含量季节和日变化特征[J]. 中国环境科学, 2012, 32(9): 1554-1558. |
[4] |
郭锐利, 郑钦玉, 刘娟, 李美荣. 基于熵值法和GM(1,1)模型的重庆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J]. 中国环境科学, 2012, 32(6): 1148-1152. |
[5] |
彭燕, 张艳利, 王新明, 陈迪云, 曹小安. 广州市宾馆室内空气中苯系物来源及健康风险初步评估[J]. 中国环境科学, 2012, 32(5): 787-794. |
[6] |
贾国宁, 黄平. 基于支付能力与支付意愿的居民生活用水水价承受能力研究——以广州市番禺区为例[J]. 中国环境科学, 2012, 32(3): 547-555. |
[7] |
陈义珍, 赵丹, 柴发合, 梁桂雄, 薛志钢, 王贝贝, 梁永健, 陈瑜, 张萌. 广州市与北京市大气能见度与颗粒物质量浓度的关系[J]. 中国环境科学, 2010, 30(7): 967-971. |
[8] |
苏美蓉, 杨志峰, 陈彬. 基于能值-生命力指数的城市生态系统健康集对分析[J]. 中国环境科学, 2009, 29(8): 892-896. |
[9] |
刘新罡, 张远航. 广州市大气气溶胶散射吸湿增长因子的观测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09, 29(11): 1128-1133. |
[10] |
杨志峰;赵彦伟;崔保山;胡廷兰. 面向生态城市的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J]. 中国环境科学, 2004, 24(5): 0-0. |
[11] |
孙涛;杨志峰;. 河口生态系统恢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及其应用[J]. 中国环境科学, 2004, 24(3): 0-0. |
[12] |
黄时达 刘光前 朱庆 钱骏. 沿岸污染带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J]. 中国环境科学, 1991, 11(4): 0-0. |
[13] |
薛达元 蒋明康 李正方 黄致远 宗世贤 杨开红. 苏浙皖地区珍稀濒危植物分级指标的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1991, 11(3): 0-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