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城市居民家庭用水规律模拟与分析 |
褚俊英1,2;陈吉宁1;王灿1 |
1.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北京100084;2.水利部水资源与水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100044 |
|
|
摘要 依据基于主体的社会学模拟原理,建立了城市居民家庭用水规律评估模型,可从技术、经济与社会层面对用水行为规律进行考察.基于北京的统计与调研数据,利用不确定性分析手段对该模型进行了参数识别与检验.结果表明,城市居民家庭生活用水结构正在从以水龙头、洗衣机用水为主的结构向以淋浴、冲厕用水为主的结构转变;水龙头和淋浴器能以较小的投资获得较大幅度的用水效率改善;水价的提高对自来水需求产生抑制作用,并刺激再生水的需求;人们在购买节水器具时采用非理性原则;在当前北京市水价条件下,仅有约40%的消费者愿意采用再生水.
|
|
关键词 :
居民,
节水,
污水再生利用,
规律,
北京
|
收稿日期: 1900-01-01
|
[1] |
童明坤, 高吉喜, 田美荣, 嵇萍. 北京市道路绿地消减PM2.5总量及其健康效益评估[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9): 2861-2867. |
[2] |
翟世贤, 安兴琴, 孙兆彬, 刘俊. 污染源减排时刻和减排比例对北京市PM2.5浓度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7): 1921-1930. |
[3] |
王家成, 朱成杰, 朱勇, 陈曙光. 北京地区多气溶胶遥感参量与PM2.5相关性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7): 1947-1956. |
[4] |
周恋彤, 董黎明, 赵钰, 秦泽敏. 北京城区道路灰尘季节性粒度分布及分形特征[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6): 1610-1619. |
[5] |
王占山, 李云婷, 孙峰, 邱启鸿, 张大伟, 姜磊, 周一鸣, 潘丽波. 2014年10月上旬北京市大气重污染分析[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6): 1654-1663. |
[6] |
王英, 李令军, 李成才. 北京大气能见度和消光特性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5): 1310-1318. |
[7] |
马志强, 徐敬, 张小玲, 尹晓惠, 贺赟, 石雪峰. 北京PM2.5背景值定值方法及其变化特征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1): 7-12. |
[8] |
翟世贤, 安兴琴, 刘俊, 吴其重, 李楠, 张小玲. 不同时刻污染减排对北京市PM2.5浓度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6): 1369-1379. |
[9] |
张勇, 银燕, 刘藴芳, 赵凤生, 任静. 北京秋季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与Angstr?m指数观测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6): 1380-1389. |
[10] |
陈操操, 刘春兰, 汪浩, 关婧, 陈龙, 王海华, 张继平, 李铮, 刘晓洁. 北京市能源消费碳足迹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6): 1622-1632. |
[11] |
林海, 于明利, 董颖博, 刘泉利, 刘抒悦, 刘月. 不同粒度锡采矿废石重金属淋溶规律及影响机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3): 664-671. |
[12] |
王占山, 李云婷, 陈添, 张大伟, 孙峰, 王欣, 郇宁, 潘丽波. 北京城区臭氧日变化特征及与前体物的相关性分析[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12): 3001-3008. |
[13] |
岳建华, 杨水文. 海南省松涛水库流域典型生活垃圾总氮静态溶出规律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3, 33(增刊): 2-6. |
[14] |
高健, 张岳翀, 柴发合, 王淑兰, 张萌, 张敬巧, 王峰威. 北京2011年10月连续重污染过程气团光化学性质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3, 33(9): 1539-1545. |
[15] |
李泽熙, 邵龙义, 樊景森, 胡颖, 侯聪. 北京市不同天气条件下单颗粒形貌及元素组成特征[J]. 中国环境科学, 2013, 33(9): 1546-155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