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底泥预处理对磷等温吸附特征及磷形态的影响 |
李大鹏1,2;黄勇2;李伟光1 |
1.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150090;2.苏州科技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江苏苏州215011 |
|
|
摘要 以校园河流底泥为材料,研究了通过不同预处理对有机质去除后,底泥对磷的等温吸附特征以及底泥中磷的赋存形态的转化.结果表明,对底泥曝气预处理强化了底泥对磷的吸附能力,最大吸附量(Smax)达到714.3mg/kg.不同底泥灼烧后,最大吸附量为天然底泥的1.64~2.25倍,且明显高于未灼烧底泥.对底泥曝气与对水曝气预处理使易被生物利用态磷向难被生物利用态磷转化,易被生物利用态磷较预处理前分别减少了7.02%和0.23%,而空白试验底泥的易被生物利用态磷则增加了4.85%.底泥灼烧后,SMT法不适合分析磷的赋存形态.底泥预处理后,酸性或碱性均促进了磷的释放.底泥灼烧后,在pH5~6条件下,磷的释放量低于未灼烧底泥.
|
|
关键词 :
曝气,
灼烧,
磷形态,
吸附,
底泥
|
Abstract: |
收稿日期: 1900-01-01
|
[1] |
吴鹏, 陆爽君, 徐乐中, 刘捷, 沈耀良. ABR耦合间歇曝气MBR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9): 2658-2663. |
[2] |
施周, 杨文浩, 杨灵芳, 邓林. 等离子改性CNT/TiO2电极吸附去除水中苯酚的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9): 2664-2669. |
[3] |
孙昕, 刘凌炜, 段飞飞, 解岳. 曝气条件对等温层曝气器充氧性能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9): 2690-2697. |
[4] |
孙昕, 段飞飞, 刘凌炜, 解岳. 曝气条件对等温层曝气器水力性能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9): 2698-2705. |
[5] |
吴菲, 郑佩, 秦昉, 白波, 王洪伦, 索有瑞. TiO2@酵母微球吸附废水中的荧光增白剂-VBL及再生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8): 2342-2350. |
[6] |
冯彦房, 薛利红, 杨梖, 孙海军, 何世颖, 杨林章. 载镧生物炭的优化制备及其对水体中砷的吸附[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8): 2433-2441. |
[7] |
何乔, 王亭亭, 马娜, 代伟. 噻吩在双金属有机多孔材料Ni-Cu/BTC上吸附性能的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7): 1983-1989. |
[8] |
戈明亮, 王雁武, 陈萌. 麦羟硅钠石对水中Zn2+的吸附性能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7): 2065-2071. |
[9] |
孔明, 尹洪斌, 晁建颖, 张毅敏. 凹凸棒黏土覆盖对沉积物磷赋存形态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7): 2192-2199. |
[10] |
张晓峰, 陈迪云, 彭燕, 莫扬之, 郝娇. 沸石负载对叔丁基杯[4]芳烃乙酸对铀的吸附行为[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6): 1686-1692. |
[11] |
张彦灼, 李文静, 李军, 卞伟, 李芸, 陈光辉. 固定床中好氧颗粒污泥动态吸附结晶紫染料[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6): 1726-1733. |
[12] |
刘新, 冷言冰, 谷仕艳, 张遵真. 油菜秸杆外壳对水溶液中六价铬的吸附作用[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6): 1740-1748. |
[13] |
李虎, 贺婧, 刘冲, 武文飞, 杨超, 南忠仁. 农田灰钙土中有机质和碳酸钙对Zn吸附-解吸行为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6): 1786-1793. |
[14] |
黎睿, 王圣瑞, 肖尚斌, 焦立新, 刘文斌, 倪兆奎. 长江中下游与云南高原湖泊沉积物磷形态及内源磷负荷[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6): 1831-1839. |
[15] |
刘健, 李耀威, 王刚, 何春嫣. 改性废报纸纤维对水中Cr(Ⅵ)的吸附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5): 1368-1374.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