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厦门海域僧帽牡蛎生化指标与有机污染物的相关性 |
陈荣;潘文扬 |
厦门大学环境科学研究中心近海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福建厦门361005 |
|
|
摘要 研究了厦门海域4个地点的僧帽牡蛎(Ostreacucullata)全组织中有机氯农药(HCHs、DDTs)和多氯联苯(PCBs)的总含量及其与消化腺的总SOD、GSH、总抗氧化能力、MDA、EROD和GST活性(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采自大嶝岛的牡蛎全组织HCHs含量最高;采自集美的牡蛎全组织DDTs和PCBs含量最高.消化腺总SOD活性、总抗氧化能力均随着组织内有机物含量的增加而减少,呈现一定的负相关性.EROD活性与DDTs和PCBs含量呈现很好的相关性,对于指示海洋中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类物质污染程度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
|
|
关键词 :
僧帽牡蛎,
有机污染,
抗氧化系统,
生物代谢酶
|
收稿日期: 1900-01-01
|
[1] |
陈环宇, 柳景青, 魏宗元, 张慧慧, 何晓芳, 周晓燕, 裘尚德, 胡宝兰, 楼莉萍. 供水管网大口径管道管垢中污染物分布的径向差异[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9): 2706-2712. |
[2] |
于喜鹏, 宋绵, 张文静. 污染源半定量化的地下水有机污染风险评价[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6): 1709-1718. |
[3] |
程幸荣, 赵俊波, 朱润良, 许银, 葛飞. 增强TMA改性膨润土吸附性能的方法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3): 638-643. |
[4] |
胡晴晖. 湄洲湾水体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污染特征与风险评估[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10): 2536-2544. |
[5] |
刘敏, 王兰辉. 城市地表系统POPs多介质循环过程与模拟研究进展[J]. 中国环境科学, 2013, 33(11): 2018-2026. |
[6] |
周海东, 黄霞, 王晓琳, 高密军, 文湘华. 两种工艺对污水再生水中微量有机物的去除效果[J]. 中国环境科学, 2009, 29(8): 816-821. |
[7] |
高香玉, 崔益斌, 胡长伟, 钱新, 李梅. 太湖梅梁湾2008年有机污染物检测及环境影响度[J]. 中国环境科学, 2009, 29(12): 1296-1300. |
[8] |
解建光, 张雪 李贺. 高速公路路面雨水径流有机污染物赋存状态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09, 29(10): 1047-1051. |
[9] |
褚衍洋;徐迪民. 铁促电解法处理垃圾渗滤液中有机污染物[J]. 中国环境科学, 2007, 27(1): 0-0. |
[10] |
尹黎燕;黄家权沈强;栗琪;刘永梅;刘永定. 烟草悬浮细胞抗氧化系统对微囊藻毒素-RR的响应[J]. 中国环境科学, 2005, 25(5): 0-0. |
[11] |
王如意;何品晶;邵立明;张斌;李国建. 渗滤液灌溉对香根草胁迫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05, 25(2): 0-0. |
[12] |
胡智泉;刘永定. 微囊藻毒素在细长聚球藻中的积累及其毒性效应[J]. 中国环境科学, 2005, 25(1): 0-0. |
[13] |
金一和;刘晓;秦红梅;麻懿馨;范轶欧;张颖花;齐藤宪光;佐佐木和明;小泉昭夫. 我国部分地区自来水和不同水体中的PFOS污染[J]. 中国环境科学, 2004, 24(2): 0-0. |
[14] |
蔡全英;莫测辉;朱夕珍;蒋成爱;吴启堂;王伯光
. 城市污泥对通菜-水稻土中有机污染物的累积效应[J]. 中国环境科学, 2003, 23(3): 0-0. |
[15] |
吴伟;余晓丽;黎小正;李咏梅;瞿建宏
. 芽孢杆菌与假单胞菌的疏水性及其应用[J]. 中国环境科学, 2003, 23(2): 0-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