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黑藻对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多聚磷酸钠胁迫的响应 |
赵强1,2;马剑敏3;成水平1;贺锋1;吴振斌1 |
1.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湖北武汉430072;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3.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河南新乡453007 |
|
|
摘要 研究了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多聚磷酸钠(STPP)及其复合胁迫下,黑藻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及其耐受浓度.结果表明,POD活性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CAT在低浓度胁迫时活性逐渐增加,在较高浓度胁迫时活性降低;实验初期(6h时),SOD活性逐渐升高,随着SDBS处理浓度的提高及时间延长,SOD活性下降,并且在8mg/L浓度处理72h,SOD失活.SDBS对黑藻SOD的抑制作用大于STPP.黑藻对SDBS的耐受浓度(8mg/L)明显小于STPP的耐受浓度(256mg/L).黑藻对SDBS和STPP复合胁迫的耐受浓度值为(32+64)mg/L.
|
|
关键词 :
黑藻,
抗氧化酶,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
多聚磷酸钠(STTP),
胁迫
|
收稿日期: 1900-01-01
|
[1] |
栾红艳, 赵卫红, 苗辉. Cd2+胁迫下中肋骨条藻细胞内多胺的生理响应[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5): 1487-1494. |
[2] |
苏恩萍, 孟范平, 孙婷, 付文超, 王群, 李永富, 胡恒. 短期暴露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的文蛤抗氧化酶响应[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2): 511-517. |
[3] |
叶春, 王博, 李春华, 叶斌, 江源, 孔祥龙. 沉水植物黑藻腐解过程中营养盐释放过程[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10): 2653-2659. |
[4] |
许星鸿, 张雁秋, 阎斌伦, 刘艳晴, 陈松, 黄福林, 唐瑶. 亚硝态氮胁迫对日本蟳消化酶活力及同工酶表达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3, 33(9): 1645-1651. |
[5] |
王智, 张志勇, 张君倩, 闻学政, 王岩, 刘海琴, 严少华. 两种水生植物对滇池草海富营养化水体水质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3, 33(2): 328-335. |
[6] |
夏钰妹, 孙雪, 徐年军, 钱伟. a-亚麻酸对赤潮异弯藻生长的抑制作用[J]. 中国环境科学, 2012, 32(5): 880-885. |
[7] |
吕金印, 邸丽俊, 叶庆富. 镉胁迫对菜豆幼苗基因组DNA多态性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2, 32(5): 892-899. |
[8] |
李国新, 张丹丹, 颜昌宙, 薛培英. 轮叶黑藻对铅的吸附特征及生物吸附机理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1, 31(8): 1327-1333. |
[9] |
宋睿, 姜锦林, 耿金菊, 高士祥, 王晓蓉. 不同浓度铵态氮对苦草的生理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1, 31(3): 448-453. |
[10] |
廖柏寒, 刘俊, 周航, 曾敏, 黄运湘, 周细红, 曾清如. Cd胁迫对大豆各发育阶段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0, 30(11): 1516-1521. |
[11] |
陈书琴;许秋瑾 *;储昭升;金相灿. 东五里湖底泥污染对菹草石芽萌发及轮叶黑藻生长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08, 28(11): 984-988. |
[12] |
田林双;戴传超;赵玉婷;赵沫;勇应辉;王兴祥. 一株内生真菌单独及与水稻联合降解菲的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07, 27(6): 0-0. |
[13] |
李锋民;胡洪营;种云霄;门玉洁;郭美婷. 芦苇化感物质EMA对铜绿微囊藻生理特性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07, 27(3): 0-0. |
[14] |
张萍萍;吴丽芳;汤明礼;吴跃进;余增亮. 超导强磁场对小麦抗氧化酶的诱导表达[J]. 中国环境科学, 2006, 26(1): 0-0. |
[15] |
王圣瑞;赵海超;金相灿;颜昌宙;刘景辉. 沉水植物黑藻对不同磷化合物的转化与吸收[J]. 中国环境科学, 2005, 25(6): 0-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