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UV/H2O2工艺降解水中17α-乙炔基雌二醇 |
李青松;高乃云;马晓雁;赵建夫;朱志良 |
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92 |
|
|
摘要 采用UV/H2O2间歇式光氧化反应器去除饮用水中低浓度17α-乙炔基雌二醇(EE2).结果表明,在原水中EE2浓度约为650μg/L、UV光强154μW/cm2、H2O2投加量5mg/L、反应时间30min条件下,EE2的去除效率可达到90%;光降解过程符合拟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EE2的光降解速率常数随着HH2O2投加量和光强的增加而增加.较低的反应液Ph值有助于EE2的光降解.UV/H2O2联用工艺对EE2的去除具有协同作用.阴离子HCO3-、NO3-、Cl-、SO42-对EE2光降解反应有抑制作用.
|
|
关键词 :
UV/H2O2,
饮用水,
内分泌干扰物,
17α-乙炔基雌二醇
|
收稿日期: 1900-01-01
|
[1] |
龚剑, 黄文, 杨娟, 冉勇, 陈迪云, 杨余, 吴翠琴, 占永革. 珠江河流胶体中的典型内分泌干扰物[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2): 617-623. |
[2] |
蔡言安, 李冬, 曾辉平, 罗亚红, 张杰. 生物滤池净化含铁锰高氨氮地下水试验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8): 1993-1997. |
[3] |
张玲, 刘书明, 胡洪营. 塑料管材输配水过程中有机物释放规律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6): 1478-1484. |
[4] |
王锐, 陈华军, 靳朝喜, 杨炳武. 冬季水库水源中MIB和土嗅素的产生与降解机理[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4): 896-903. |
[5] |
郭建宁, 陈磊, 张锡辉, 王凌云, 陶益, 盛德洋. 臭氧/陶瓷膜对生物活性炭工艺性能和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3): 697-704. |
[6] |
胡健龙, 冉治霖, 李绍峰, 张朝升. 超声灭活饮用水中隐孢子虫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2): 431-436. |
[7] |
安立会, 雷坤, 刘颖, 刘玥, 郑丙辉. 辽东湾野生四角蛤蜊性畸变调查[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1): 259-265. |
[8] |
陈明, 杨小丽, 傅大放, 张瑞, 周娜, 宋海亮. 不同硝化负荷MBR去除类固醇雌激素的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3, 33(8): 1392-1398. |
[9] |
丁春生, 沈嘉辰, 缪佳, 傅洋平, 邹邦文. 改性活性炭吸附饮用水中三氯硝基甲烷的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3, 33(5): 821-826. |
[10] |
许秋瑾, 李丽, 梁存珍, 成小英. 淮安某县农村饮用水源中优控污染物的筛选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3, 33(4): 631-638. |
[11] |
孟丽苹, 董兆敏, 胡建英. 全国自来水厂卤乙酸浓度调查、风险评估与标准建议[J]. 中国环境科学, 2012, 32(4): 721-726. |
[12] |
杜大仲, 孟宪林, 马放. 北方某城市河流型饮用水水源地选址方案评价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2, 32(2): 359-365. |
[13] |
聂明华, 杨毅, 刘敏, 汪祖丞, 晏彩霞, 李勇, 顾丽军. 太湖流域水源地悬浮颗粒物中的PAH、OCP和PCB[J]. 中国环境科学, 2011, 31(8): 1347-1354. |
[14] |
陈维芳, 程明涛, 张道方, 顾雪琼. 有机酸-铁改性活性炭去除饮用水中的砷[J]. 中国环境科学, 2011, 31(6): 910-915. |
[15] |
郜红建, 张显晨, 张正竹, 宛晓春. 安徽省饮用水中氟化物含量及健康风险分析[J]. 中国环境科学, 2010, 30(4): 464-467.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