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胡敏酸和富里酸与Fe3+氧化还原动力学研究 |
王强1,2,3;魏世强2 |
1.西南农业大学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检测中心 重庆400716;2.西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重庆市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重点实验室 重庆400716;3.西南农业大学药用资源化学研究所 重庆400716 |
|
|
摘要 采用邻二氮菲比色法研究了Fe3+与不同浓度的胡敏酸(HA)和富里酸(FA)的氧化还原反应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采用常用动力学方程对反应过程进行拟合,二级反应方程比较满意.在相同腐殖酸浓度下,随着Fe3+初始浓度的增加,腐殖酸还原Fe3+的速度常数k2降低,而还原反应半衰期t1/2增大;HA还原Fe3+的速率常数k2大于FA,半衰期小于FA.HA对Fe3+的还原能力较FA高,氧化还原容量亦比后者大.
|
|
关键词 :
胡敏酸,
富里酸,
Fe3+,
氧化还原反应动力学
|
收稿日期: 1900-01-01
|
[1] |
崔东宇, 何小松, 席北斗, 檀文炳, 高如泰, 袁英, 张慧, 许鹏达. 堆肥腐熟前后胡敏酸与富里酸的还原容量比较[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7): 2087-2094. |
[2] |
任东, 杨小霞, 马晓冬, 顾丽鹏, 黄斌, 潘学军. DOM结构特征及其对17β-雌二醇光降解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5): 1375-1383. |
[3] |
李平, 高星, 吴锦华, 朱能武, 吴平霄. 垃圾焚烧厂渗滤液处置工艺中溶解性有机物变化特性[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9): 2279-2284. |
[4] |
李雪梅, 肖萍, 江韬, 魏世强, 李梦婕, 罗畅. 胡敏酸-针铁矿复合胶体对Pb2+的吸附特征[J]. 中国环境科学, 2012, 32(7): 1274-1279. |
[5] |
刘丽琼, 江韬, 魏世强, 张艳敏, 李雪梅. 胡敏酸对不同矿物结合汞的还原作用[J]. 中国环境科学, 2011, 31(12): 1998-2004. |
[6] |
张琴, 黄冠燚, 赵玲, 董元华. pH值和离子对诺氟沙星在胡敏酸上吸附特征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1, 31(1): 78-83. |
[7] |
王强;魏世强;黄玉明. 无定形氧化铁-胡敏酸复合胶体对Cu2+的吸附特征[J]. 中国环境科学, 2007, 27(6): 0-0. |
[8] |
魏孝荣;邵明安. 胡敏酸在土壤中的迁移[J]. 中国环境科学, 2007, 27(3): 0-0. |
[9] |
傅剑锋;李湘中;季民. 响应面法分析Ti/TiO2电极光电催化富里酸的过程[J]. 中国环境科学, 2006, 26(6): 0-0. |
[10] |
李时银;倪利晓;王海涛;孙成;王连生. 软水中富里酸对铜管/磷酸盐体系溶解性铜释放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03, 23(3): 0-0. |
[11] |
余贵芬;青长乐;吴泓涛;蒋新. 腐殖酸结合汞在土壤中的分布特征[J]. 中国环境科学, 2002, 22(2): 0-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