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宋伦, 宋广军, 王年斌, 赵海勃, 田金, 杨爽, 杜静. 辽东湾网采浮游植物粒级结构的胁迫响应[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9): 2764-2771. |
[2] |
张玉凤, 田金, 杨爽, 李爱, 王年斌. 大连湾海域营养盐时空分布、结构特征及其生态响应[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1): 236-243. |
[3] |
周慧敏, 冯剑丰, 朱琳, 李文娇. 温度、光照和磷酸盐脉冲输入对三角褐指藻的交互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1): 244-250. |
[4] |
易梅森, 段洪涛, 张玉超, 马荣华. 浮游植物降解过程中的水体光学吸收特性变化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5): 1258-1267. |
[5] |
熊毅俊, 王朝晖, 王剑. 大亚湾浮游植物DNA指纹及其与群落结构的关系[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4): 1038-1044. |
[6] |
耿文华, 陈继淼, 冯剑丰, 朱琳. 辽河浮游植物群落及生物多样性基准验证[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1): 239-245. |
[7] |
刘爱萍, 任秀文, 姜国强, 李开明, 陈中颖. 大亚湾海域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与分析[J]. 中国环境科学, 2013, 33(增刊): 66-73. |
[8] |
吴雅丽, 许海, 杨桂军, 朱广伟, 秦伯强. 太湖春季藻类生长的磷营养盐阈值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3, 33(9): 1622-1629. |
[9] |
王强, 张勃, 戴声佩, 张芳芳, 赵一飞, 尹海霞, 何旭强. 三北防护林工程区植被覆盖变化与影响因子分析[J]. 中国环境科学, 2012, 32(7): 1302-1308. |
[10] |
田丰, 钱新, 陈众. 调水对巢湖浮游植物群落演替模式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2, 32(12): 2224-2229. |
[11] |
许海, 秦伯强, 朱广伟. 太湖不同湖区夏季蓝藻生长的营养盐限制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2, 32(12): 2230-2236. |
[12] |
汪志聪, 饶本强, 李印霞, 刘永定, 李敦海. 湖北枝江市石子岭水库蓝藻水华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2, 32(10): 1875-1881. |
[13] |
毛德华, 王宗明, 宋开山, 刘殿伟, 张柏, 张素梅, 罗玲, 张春华. 东北多年冻土区植被NDVI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和土地覆被变化的响应[J]. 中国环境科学, 2011, 31(2): 283-292. |
[14] |
刘峰, 李秀启, 董贯仓, 秦玉广, 陈有光, 王志忠, 王芳. 黄河口滨海湿地水质污染物现状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1, 31(10): 1705-1710. |
[15] |
徐宁, 孙树刚, 段舜山, 李爱芬, 张成武. 海洋微藻脲酶活性测定方法的实验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0, 30(5): 689-69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