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窦明, 米庆彬, 左其亭. 闸控河段水质多相转化模型[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7): 2041-2051. |
[2] |
周振, 乔卫敏, 蒋路漫, 吴志超, 王志伟, 杜兴治, 蒋玲燕. 基于数学模型的AAO系统阶跃响应特性分析[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2): 442-447. |
[3] |
周振, 胡大龙, 吴志超, 王志伟, 杜兴治, 蒋玲燕, 乔卫敏. 基于数学模型的多模式AAO系统运行优化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7): 1734-1739. |
[4] |
陈喜山, 张永亮. 矿山粉尘的湿式纤维层过滤阻力类比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11): 2721-2725. |
[5] |
刘明清, 李康敏, 韩静磊, 邹川, 青宪, 冯桂贤, 罗媚. 小型焚烧炉处理园林垃圾PCDD/Fs排放及控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3, 33(增刊): 74-78. |
[6] |
范伟, 章光新, 路莹, 杨悦锁, 董李勤. 土壤气相抽提过程中多孔介质扰动的数值分析[J]. 中国环境科学, 2013, 33(3): 448-454. |
[7] |
杨俊晨, 王琨, 黄丽坤, 袁中新, 赵庆良. 污水处理厂芳香烃和氯代烃逸散速率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2, 32(3): 433-439. |
[8] |
舒心, 李彩亭, 郭忠堂, 张巍, 赵亚培, 文青波. 基于表面活性剂的斜板洗涤器脱除憎水颗粒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2, 32(2): 226-231. |
[9] |
郑敏, 杨波, 汪诚文, 贾捍卫. 中试MBBR装置强化氨氮去除速率的影响条件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2, 32(10): 1778-1783. |
[10] |
周振, 吴志超, 王志伟, 唐书娟, 顾国维. 基于呼吸计量法的异养菌动力学参数优化估计?[J]. 中国环境科学, 2010, 30(3): 322-327. |
[11] |
周 振;吴志超*;顾国维;花 虹. 沉淀池污泥层高度的模拟与控制[J]. 中国环境科学, 2008, 28(3): 274-278. |
[12] |
吴志超*;周 振;王志伟;唐书娟;顾国维;王荣生;麦穗海. 活性污泥系统中异养微生物浓度的测定[J]. 中国环境科学, 2008, 28(10): 910-914. |
[13] |
张代钧;李振亮;卢培利;张天;庞子山. 活性污泥过程反应池与二沉池耦合模型与模拟[J]. 中国环境科学, 2007, 27(2): 0-0. |
[14] |
王志奇;李海滨;黄海涛;吴创之;陈勇;李保庆. 喷流-移动床RDF热解燃烧时CO和NOX的释放特性[J]. 中国环境科学, 2002, 22(2): 0-0. |
[15] |
原永涛;雷应奇;吕建义;王丰春;赵彤宇;李庆;龚丽华. DR型高压粉尘比电阻试验台的研制与应用[J]. 中国环境科学, 1998, 18(4): 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