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巢湖的合理开发及其生态环境保护的综合对策 |
李大新* |
安徽省环境保护研究所,合吧 |
|
|
摘要 本文论述了合理开发巢湖、保护巢湖生态环境的综合对策。客观地评价了巢湖闸的功过,论证了水体自净能力是一种自然资源,应当科学地加以利用,描绘了“水上氧化塘”的设想,这对利用湖泊净化污染物有实用意义;还提出了兴办巢湖生态农场,发展生态农业的建议。在巢湖与太湖的对比研究中,确认它们水热资源主要参数几乎相同,这为巢湖的开发与保护在某些方面展示了长江“金三角”的美好前景。
|
|
关键词 :
巢湖,
对策,
水上氧化塘
|
收稿日期: 1900-01-01
|
[1] |
宋伦, 宋广军, 王年斌, 赵海勃, 田金, 杨爽, 杜静. 辽东湾网采浮游植物粒级结构的胁迫响应[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9): 2764-2771. |
[2] |
孔明, 彭福全, 张毅敏, 尹洪斌, 刘庄, 晁建颖. 环巢湖流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赋存特征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6): 1863-1871. |
[3] |
王雪蕾, 王新新, 朱利, 马友华, 吴传庆, 王强, 冯爱萍, 陈敏鹏. 巢湖流域氮磷面源污染与水华空间分布遥感解析[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5): 1511-1519. |
[4] |
孔明, 董增林, 晁建颖, 张毅敏, 尹洪斌. 巢湖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生物有效性与生态风险评价[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4): 1223-1229. |
[5] |
刘成, 邵世光, 范成新, 周麒麟, 商景阁. 巢湖重污染汇流湾区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价[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4): 1031-1037. |
[6] |
刘明清, 郭振仁, 陈清华, 赵肖. 珠江口咸潮上溯的环境影响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3, 33(增刊): 79-86. |
[7] |
李金惠, 董庆银, 姚志通, 刘丽丽. 我国废旧电冰箱聚氨酯泡沫塑料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3, 33(12): 2262-2267. |
[8] |
叶琳琳, 史小丽, 张民, 吴晓东, 孔繁翔. 巢湖夏季水华期间水体中溶解性碳水化合物的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2, 32(2): 318-323. |
[9] |
田丰, 钱新, 陈众. 调水对巢湖浮游植物群落演替模式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2, 32(12): 2224-2229. |
[10] |
何华飞, 王浙明, 许明珠, 何志桥, 宋爽. 制药行业VOCs排放特征及控制对策研究
——以浙江为例
[J]. 中国环境科学, 2012, 32(12): 2271-2277. |
[11] |
张玲, 汪家权, 马玉萍, 陈锐, 任爱华. 巢湖地区不同风化程度岩石岩源磷赋存形态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2, 32(10): 1820-1825. |
[12] |
张晏, 汪劲. 我国环境标准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环境科学, 2012, 32(1): 187-192. |
[13] |
谢杰, 王心源, 张洁, 李伟. 基于TM/ETM+影响分析巢湖叶绿素a浓度变化趋势[J]. 中国环境科学, 2010, 30(5): 677-682. |
[14] |
武慧君, 袁增伟, 毕军. 巢湖流域农田生态系统磷代谢分析[J]. 中国环境科学, 2010, 30(12): 1658-1663. |
[15] |
张红, 黄勇. 基于NOAA/AVHRR卫星资料的巢湖水华规律分析[J]. 中国环境科学, 2009, 29(7): 727-73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