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Fenton试剂氧化偶合混凝法处理含酚废水的机理研究 |
刘勇弟,王华星,朱亚新 |
华东理工大学环境工程研究所 上海200237 |
|
|
摘要 氧化偶合混凝法处理废水,是使其中的有机污染物在氧化剂的诱导作用下,发生偶合或聚合而被混凝过滤去除。本文采用低剂量Fenton试剂诱导氧化偶合混凝法处理苯酚及其衍生物模拟废水,取得良好效果。通过对苯酚氧化过程的分析及分子量分布的测定,证实了反应过程中确有偶合产物生成,并通过顺磁共振波谱(ESR)的研究及偶合产物结构的质谱(GC/MS)鉴定,推测了偶合反应的机理。该偶合反应为自由基偶合反应,偶合产物是由C-C键或C-O键联接而成的。
|
|
关键词 :
Fenton试剂,
氧化偶合,
废水处理
|
收稿日期: 1900-01-01
|
[1] |
宋永会, 魏健, 马印臣, 曾萍. 金刚烷胺制药胺化废水与溴化废水的中和-络合萃取处理[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10): 2522-2527. |
[2] |
岳琳, 王开红, 郭建博, 罗晓, 廉静, 王涛. 多金属氧酸盐电催化降解染料废水的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3, 33(1): 88-94. |
[3] |
王刚, 常青. 新型高分子絮凝剂对水中有机配位汞的捕集性能[J]. 中国环境科学, 2012, 32(5): 837-842. |
[4] |
张欣, 吴昌永, 石忠涛, 宋玉栋, 周岳溪. CLT酸生产废水的Fenton氧化预处理试验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2, 32(4): 630-634. |
[5] |
常青, 韦俊. 壳聚糖季铵盐絮凝剂处理丁苯橡胶废水的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2, 32(2): 232-237. |
[6] |
丁文川, 曾晓岚, 王永芳, 杜勇, 朱庆祥. 生物炭载体的表面特征和挂膜性能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1, 31(9): 1451-1455. |
[7] |
李江颂, 王健行, 李日强, 王爱英. 荧光增白剂生产废水不同预处理方法的比较[J]. 中国环境科学, 2010, 30(11): 1459-1465. |
[8] |
岳 琳;王启山*;石 岩;何士忠. 电-多相催化反应体系对垃圾渗滤液的降解[J]. 中国环境科学, 2008, 28(2): 131-135. |
[9] |
成卓韦;陈东之;章晶晓;钟卫鸿;陈建孟. 成卓韦;陈东之;章晶晓;钟卫鸿;陈建孟[J]. 中国环境科学, 2007, 27(6): 0-0. |
[10] |
李蒙英;陆鹏;张迹;许敬亮;李顺鹏. 生物膜中群体感应因子细菌的分离及成膜能力[J]. 中国环境科学, 2007, 27(2): 0-0. |
[11] |
唐辉;李迪;万金泉;马邕文.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造纸废水处理动态仿真[J]. 中国环境科学, 2006, 26(1): 0-0. |
[12] |
杨春光;张立强;徐烈;赵景利. 甘氨酸厂工业废水蒸发冷凝液的治理[J]. 中国环境科学, 2005, 25(1): 0-0. |
[13] |
李济吾;朱利中;蔡伟建. 微波合成有机膨润土及其吸附水中有机物的性能[J]. 中国环境科学, 2004, 24(6): 0-0. |
[14] |
金一中;魏岩岩;陈小平. 水解酸化-SBR工艺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04, 24(4): 0-0. |
[15] |
钟萍;杨曦;赵贵来;孔令仁;刘光明. 光助Fenton试剂法氧化处理煤油废水溶液[J]. 中国环境科学, 2002, 22(5): 0-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