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的余分指数合成法 |
李祚泳 |
成都气象学院大气电子工程系 成都610041 |
|
|
摘要 提出了用余分指数合成(RIC)计算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的新方法。通过引入余分指数和补综合指数概念,给出了各级余分指数作用和各级综合指数的计算公式,并采用方差根公式逐级计算相邻两级间的综合指数,直到最高级为止。用该方法计算的综合指数不仅强调级数较高的分指数的作用,而且也适当突出最大分指数的贡献。该方法还具有计算简单、实用的特点。
|
|
关键词 :
环境质量,
分指数,
综合指数,
环境质量指数,
合成法
|
收稿日期: 1900-01-01
|
[1] |
韩智勇, 许模, 刘国, 程诚. 生活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物识别与质量评价[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9): 2843-2852. |
[2] |
王剑, 尹炜, 赵晓琳, 仰满, 段诚, 朱惇, 史志华. 丹江口水库新增淹没区农田土壤潜在风险评估[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1): 157-164. |
[3] |
樊庆锌, 杨先兴, 邱微. 松花江哈尔滨段城市水环境质量评价[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9): 2292-2298. |
[4] |
姜雪, 卢文喜, 杨青春, 赵海卿. 应用支持向量机评价土壤环境质量[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5): 1229-1235. |
[5] |
巴雅尔, 郭家盛, 卢少勇, 许秋瑾, 胡小贞. 博斯腾湖大湖湖区近20年生态健康状况评价[J]. 中国环境科学, 2013, 33(3): 503-507. |
[6] |
陈辉, 厉青, 杨一鹏, 申维, 赵祥. 基于分形模型的城市空气质量评价方法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2, 32(5): 954-960. |
[7] |
刘明, 张爱滨, 范德江, 邓声贵, 王亮, 张喜林, 赵全民. 渤海中部底质沉积物重金属环境质量[J]. 中国环境科学, 2012, 32(2): 279-290. |
[8] |
姚萌, 罗红元, 谢小青, 戴兰华, 吴伟, 张凯松. 城市污水厂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的三维荧光特性分析[J]. 中国环境科学, 2012, 32(1): 94-99. |
[9] |
谭业华, 魏建和, 陈珍, 高微微. 海南槟榔园土壤重金属含量分布与评价[J]. 中国环境科学, 2011, 31(5): 815-819. |
[10] |
杨宝路, 邹骥. 北京市环境质量改善的居民支付意愿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09, 29(11): 1209-1214. |
[11] |
蔡邦成;陆根法;韩尚富;陈克亮;宋莉娟. 江苏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评价[J]. 中国环境科学, 2006, 26(4): 0-0. |
[12] |
曹德菊;岳永德;黄祥明;魏明. 巢湖水体Pb,Cu,Fe污染的环境质量评价[J]. 中国环境科学, 2004, 24(4): 0-0. |
[13] |
高庆先;苏福庆;任阵海;张志刚;王耀庭. 北京地区沙尘天气及其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02, 22(5): 0-0. |
[14] |
李祚泳;彭荔红. 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大气质量评价的污染危害指数公式[J]. 中国环境科学, 2000, 20(4): 0-0. |
[15] |
曾维华;王华东;薛纪渝;叶文虎;关伯仁. 环境承载力理论及其在湄洲湾污染控制规划中的应用[J]. 中国环境科学, 1998, 18(ZK): 0-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