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杨娜, 何品晶, 吕凡, 章骅, 邵立明. 我国填埋渗滤液产量影响因素分析及估算方法构建[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8): 2452-2459. |
[2] |
张晓瑞, 贺岩丹, 方创琳, 王振波. 城市生态环境脆弱性的测度分区与调控[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7): 2200-2208. |
[3] |
张舒婷, 李晓燕, 陈思民. 贵阳市不同空间高度灰尘和重金属沉降通量[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6): 1630-1637. |
[4] |
常风民, 王启宝, SEGUN Giwa, 贾晋炜, 王凯军. 城市污泥两段式催化热解制合成气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3): 804-810. |
[5] |
闫佰忠, 肖长来, 刘泓志, 危润初, 梁秀娟. 吉林市城区土地利用对地下水污染空间分布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3): 934-942. |
[6] |
李琦, 银燕, 顾雪松, 袁亮, 孔少飞, 江琪, 陈魁, 李力. 南京夏季气溶胶吸湿增长因子和云凝结核的观测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2): 337-346. |
[7] |
李佳璐, 姜霞, 王雯雯, 王书航, 赵丽. 蠡湖沉积物质量评估体系的构建[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2): 565-573. |
[8] |
钱敏蕾, 徐艺扬, 李响, 蔡芫镔, 谢玉静, 王祥荣. 上海市城市化进程中热环境响应的空间评价[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2): 624-633. |
[9] |
邹天森, 张金良, 陈昱, 王慢想, 潘丽波, 王先良, 魏复盛. 中国部分城市空气环境铅含量及分布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1): 23-32. |
[10] |
庞军, 吴健, 马中, 梁龙妮, 张婷婷. 我国城市天然气替代燃煤集中供暖的大气污染减排效果[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1): 55-61. |
[11] |
郭汝阳, 陈云敏, 李育超, 詹良通, Beaven R P. 考虑pH值和挥发性脂肪酸影响的填埋城市固废厌氧降解模型[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1): 147-156. |
[12] |
曾晓霞, 刘云国, 黄磊, 胡新将, 曾光明, 谭小飞, 汤慧, 樊扬帆. 基于能值定理的生态足迹模型修正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1): 312-320. |
[13] |
蔡博峰. 中国4个城市范围CO2排放比较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9): 2439-2400. |
[14] |
徐辉, 詹良通, 穆青翼, 王顺玉, 陈云敏. 高有机质含量垃圾的含水量监测试验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8): 2030-2039. |
[15] |
刘冰, 古励, 余国忠, 翟慧敏, 赵承美. 臭氧/活性炭协同作用去除二级出水中DON[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7): 1740-174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