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沉淀池污泥层高度的模拟与控制 |
周 振1,吴志超1*,顾国维1,花 虹2 |
1.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92;2.同济大学数学系,上海 200092 |
|
|
摘要 为了对沉淀池运行过程中的污泥层高度(SBH)进行准确模拟和有效控制,通过沉淀池分层质量平衡方程导出沉淀池分层弥散模型,并利用实测数据确定稳定可靠的SBH 算法.以COST 624/682 中基准污水厂二沉池为研究对象,利用模型对暴雨天气下恒定回流量和恒定 回流比2 种措施控制下沉淀池的运行情况进行了稳态和动态模拟.结果表明,在进水流量负荷变化较大的情况下,控制恒定回流比要比控制恒定回流量能更为有效地将SBH 和底流SS 浓度控制在稳定范围内,进而降低了出水悬浮固体增大的风险.
|
|
关键词 :
活性污泥,
沉淀池,
污泥层高度,
数学模型,
控制
|
收稿日期: 1900-01-01
|
[1] |
王西琴, 高伟, 张远. 基于控制单元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优化模型[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9): 2835-2842. |
[2] |
宿程远, 李伟光, 黄智, 陈孟林, 邱锐. 蒽醌类物质经多相类芬顿预处理前后对活性污泥特性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8): 2351-2359. |
[3] |
窦明, 米庆彬, 左其亭. 闸控河段水质多相转化模型[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7): 2041-2051. |
[4] |
樊广萍, 朱海燕, 郝秀珍, 仓龙, 王宇霞, 周东美. 不同的增强试剂对重金属污染场地土壤的电动修复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5): 1458-1465. |
[5] |
薛圆圆, 孙宝盛, 杜江, 薛士琼, 王明圆, 李恺. 贫营养条件下IAMBR污泥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演变[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3): 839-845. |
[6] |
周振, 乔卫敏, 蒋路漫, 吴志超, 王志伟, 杜兴治, 蒋玲燕. 基于数学模型的AAO系统阶跃响应特性分析[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2): 442-447. |
[7] |
孙士权, 蒋昌波, 赵刚, 聂小保, 谭万春, 万俊力, 余关龙. 沸石覆盖原位控制湖泊内源中等活性有机磷迁移转化[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2): 550-557. |
[8] |
陈璐, 周阳, 姚立英, 王伟, 吉晟, 刘玲, 黄浩云. 天津市各区县PM2.5污染工业行业贡献构成分析[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1): 33-39. |
[9] |
袁青彬, 郭美婷, 杨健. 污泥负荷对生物处理系统耐药细菌的影响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8): 1979-1984. |
[10] |
周振, 胡大龙, 吴志超, 王志伟, 杜兴治, 蒋玲燕, 乔卫敏. 基于数学模型的多模式AAO系统运行优化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7): 1734-1739. |
[11] |
程晓梅, 刘永红, 陈泳钊, 黄建彰, 黄晶. 珠江三角洲机动车排放控制措施协同效应分析[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6): 1599-1606. |
[12] |
孙洪伟, 尤永军, 彭永臻, 王淑莹. 脉冲式SBR处理垃圾渗滤液短程深度脱氮工艺特性[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5): 1139-1144. |
[13] |
张欣, 张代钧, 张天. 基于HPR在线监测控制SBR曝气历时实现短程脱氮[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3): 617-622. |
[14] |
李薇, 汤烨, 徐毅, 解玉磊, 贾杰林. 城市污水处理行业污染物减排与CO2协同控制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3): 681-687. |
[15] |
孙昕, 叶丽丽, 赵伟丽, 黄廷林, 丛海兵. 分层水库温度梯度对扬水曝气原位控藻效果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2): 352-358.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