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生物流化床去除水中腐殖酸的动力学模式 |
黄廷林,熊向陨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工程系 西安710055 |
|
|
摘要 对腐殖酸的吸附机理作了论述。在Monod方程基础上,结合生物量、世代时间及停留时间之间的关系,推导出稳态条件下腐殖酸(HA)的降解动力学模式ss<sub>0</sub>=11+a<sub>1</sub>s<sub>0</sub>+a<sub>2</sub>θ。利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对动力学模式中的待定参数a<sub>1</sub>、a<sub>2</sub>进行了优化估计,得出a<sub>1</sub>=0.0171,a<sub>2</sub>=0.079。以实验数据对该动力学模式加以验证,结果令人满意
|
|
关键词 :
生物流化床,
腐殖酸,
动力学模式
|
收稿日期: 1900-01-01
|
[1] |
方华, 孙宇心, 于江华, 方若雨, 荆洁. 腐殖酸对水中多壁碳纳米管凝聚特性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5): 1410-1415. |
[2] |
李平, 高星, 吴锦华, 朱能武, 吴平霄. 垃圾焚烧厂渗滤液处置工艺中溶解性有机物变化特性[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9): 2279-2284. |
[3] |
郭学涛, 杨琛, 曾晓明, 党志, 胡芸. 环境因素对针铁矿光解泰乐菌素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2): 364-370. |
[4] |
陈艳, 黄潇, 司友斌. 腐殖酸和半胱氨酸对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生物转化硫化汞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2): 526-531. |
[5] |
黄健, 舒增年, 张四海. 亲水荷电超滤膜的制备及对腐殖酸的分离性能[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11): 2831-2837. |
[6] |
苗瑞, 王磊, 田丽, 王旭东, 吕永涛, 张静怡. 海藻酸及腐殖酸共存对PVDF超滤膜的污染行为[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10): 2568-2574. |
[7] |
胡蕾, 叶芝祥, 徐成华, 杨怀金, 钟傅, 卢远刚. 氮掺杂TiO2介孔光催化剂降解腐殖酸的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1, 31(增刊): 35-38. |
[8] |
李娟, 郭志英, 梁月琴, 杨海友, 于水. 腐殖酸及酸雨对贫铀在土壤中迁移的影响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1, 31(增刊): 84-88. |
[9] |
彭茜, 冉德钦, 王平, 殷永泉, 梁爽. 不同pH值下腐殖酸反渗透膜污染中的界面相互作用解析[J]. 中国环境科学, 2011, 31(4): 616-621. |
[10] |
路永正, 阎百兴. 微生物对沉积物主要化学组分吸附重金属能力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1, 31(1): 105-110. |
[11] |
商冉, 邓慧萍, 赵纯, 方火明. 附加电场对中空纤维膜污染的减缓作用[J]. 中国环境科学, 2009, 29(1): 1-5. |
[12] |
朱晓敏, 黄清辉, 李建华. 咸水藻水华期溶解有机质光谱特征变化的模拟[J]. 中国环境科学, 2009, 29(1): 68-72. |
[13] |
尹菁菁;张彭义*. VUV/TiO2/H2O2法去除水中微量硝基苯
[J]. 中国环境科学, 2008, 28(8): 689-693. |
[14] |
孙兆海;毛 丽;冯 政;余益军;于红霞*. 腐殖酸对土壤吸附四溴双酚A 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08, 28(8): 748-752. |
[15] |
陈飞霞;魏沙平;魏世强. 毒死蜱农药在中性紫色土腐殖酸上的吸附[J]. 中国环境科学, 2007, 27(2): 0-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