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乡镇工业小区能源综合利用与污染控制 |
戴林 |
国家计委能源研究所 北京102206 |
|
|
摘要 根据工业小区内企业的用能强度与生活布局的相互关系,首次对各类乡镇工业小区进行用能类型划分,将乡镇工业小区作为一个系统,工业小区内的用能企业和排污企业作为子系统,通过对不同用能类型的工业小区内重点耗能企业用能效率和重点污染企业综合治理的评价,找出适合乡镇企业特点,并在经济技术上可行的能源综合利用与污染集中控制的措施,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小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污染治理设施进行统筹考虑;能源环境综合治理应纳入小区总体规划之中;根据国家有关节能法规,制定不同类型工业小区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标准和相应的产品单耗标准,推广清洁生产和污染物资源化处理技术
|
|
关键词 :
乡镇工业小区,
能源,
综合利用,
污染控制
|
收稿日期: 1900-01-01
|
[1] |
田中华, 杨泽亮, 蔡睿贤. 广东省能源消费碳排放分析及碳排放强度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6): 1885-1891. |
[2] |
刘丹丹, 赵颂扬旸, 郭耀. 全要素视角下中国西部地区能源效率及影响因素[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6): 1911-1920. |
[3] |
丁宁, 杨建新. 中国化石能源生命周期清单分析[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5): 1592-1600. |
[4] |
谢旻, 朱宽广, 王体健, 冯文, 朱新胜, 陈飞, 欧阳琰, 刘芷君. 中国地区人为热分布特征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3): 728-734. |
[5] |
贺爱忠, 刘盼. 中国流通业CO2排放的因素分解和脱钩分析[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3): 953-960. |
[6] |
陈璐, 周阳, 姚立英, 王伟, 吉晟, 刘玲, 黄浩云. 天津市各区县PM2.5污染工业行业贡献构成分析[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1): 33-39. |
[7] |
李楠, 张天柱, 周北海. 2000~2010年中国资源产出率测算[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1): 304-311. |
[8] |
刘明清, 李康敏, 韩静磊, 邹川, 青宪, 冯桂贤, 罗媚. 小型焚烧炉处理园林垃圾PCDD/Fs排放及控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3, 33(增刊): 74-78. |
[9] |
范丹. 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变化的驱动因素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3, 33(9): 1705-1713. |
[10] |
翟一然, 王勤耕, 宋媛媛. 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源消费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J]. 中国环境科学, 2012, 32(9): 1574-1582. |
[11] |
黄宝荣, 王毅, 张慧智, 李颖明. 北京市分行业能源消耗及国内外贸易隐含能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2, 32(2): 377-384. |
[12] |
徐毅, 臧宏宽. 不确定条件下碳税政策对北京市能源环境系统影响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2, 32(12): 2278-2284. |
[13] |
徐丽萍, 王立, 李金林. 基于隐含能的行业完全能源效率评价模型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2, 32(11): 2095-2102. |
[14] |
童抗抗, 马克明. 中国的产业产值与能源消耗碳排放相关性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1, 31(7): 1212-1218. |
[15] |
段华平, 朱琳, 孙勤芳, 卞新民. 农村环境污染控制区划方法与应用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0, 30(3): 426-43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