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不同政策调控下的水泥行业CO2排放模拟与分析 |
王向华1,2;朱晓东2;程炜1;姜伟1;李杨帆2 |
1.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江苏南京210036;2.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93 |
|
|
摘要 从水泥行业CO2排放的响应行为入手,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水泥行业CO2排放的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并进行验证;识别和分析水泥行业CO2排放的主要驱动力,并设置了基准情景、产业政策调控情景、环境政策强化调控情景进行预测与分析.结果表明,3种情景下水泥消费将在2008年达到饱和点后,转入缓慢增长时期.基准情景下CO2的直接排放量与水泥消费具有相同的规律,而产业政策情景及环境政策强化调控情景下水泥行业CO2的直接排放量将在2008年达到最高点后,出现缓慢下降并逐渐平稳的趋势.水泥消费达到饱和点之前,3种情景下CO2的直接排放都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政策变量中水泥熟料比重对CO2的直接排放影响最大.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应尽快降低新型干法水泥的电耗水平,避免CO2的直接排放由热能消耗转移到电能消耗上.
|
|
关键词 :
水泥行业,
CO2排放,
系统动力学,
情景分析,
政策调控
|
Abstract: |
收稿日期: 1900-01-01
|
[1] |
贺爱忠, 刘盼. 中国流通业CO2排放的因素分解和脱钩分析[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3): 953-960. |
[2] |
蔡博峰. 中国4个城市范围CO2排放比较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9): 2439-2400. |
[3] |
蒯鹏, 李巍, 成钢, 任贵平. 系统动力学模型在城市发展规划环评中的应用[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5): 1347-1354. |
[4] |
李薇, 汤烨, 徐毅, 解玉磊, 贾杰林. 城市污水处理行业污染物减排与CO2协同控制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3): 681-687. |
[5] |
王金南, 蔡博峰, 曹东, 刘兰翠, 周颖, 张战胜, 薛文博. 中国10km二氧化碳排放网格及空间特征分析[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1): 1-6. |
[6] |
郭秀锐, 吉木色, 郎建垒, 陈东升, 程水源. 基于情景分析的北京市机动车污染排放控制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3, 33(9): 1690-1696. |
[7] |
李薇, 周肖楠, 解玉磊, 李亚楼, 张宏亮. 不同排污收费情景下的发电企业减排模型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3, 33(8): 1529-1535.pdf. |
[8] |
徐琳瑜, 康鹏, 刘仁志. 基于突变理论的工业园区环境承载力动态评价方法[J]. 中国环境科学, 2013, 33(6): 1127-1136. |
[9] |
周建国, 张希刚. 基于粗糙集与灰色SVM的中国CO2排放量预测[J]. 中国环境科学, 2013, 33(12): 2157-2163. |
[10] |
赵敏. 上海市终端能源消费的CO2排放影响因素定量分析[J]. 中国环境科学, 2012, 32(9): 1583-1590. |
[11] |
郭敏晓, 蔡闻佳, 王灿, 陈吉宁. 风电场生命周期CO2排放核算与不确定性分析[J]. 中国环境科学, 2012, 32(4): 742-747. |
[12] |
王祎, 李静文, 邵雪, 田在兴, 郭亮, 姜继平, 王鹏. 基于计算智能的流域污染排放优化模式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2, 32(1): 173-180. |
[13] |
朱环, 汤庆合. 上海市火电行业NOx排污费征收标准及情景分析[J]. 中国环境科学, 2011, 31(5): 871-875. |
[14] |
冯蕊, 朱坦, 陈胜男, 张墨. 天津市居民生活消费CO2排放估算分析[J]. 中国环境科学, 2011, 31(1): 163-169. |
[15] |
胡正华, 杨燕萍, 陈书涛, 李涵茂, 李岑子, 申双和. UV-B增强与秸秆施用对土壤-冬小麦系统CO2排放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0, 30(8): 1130-1134.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