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江济巢”工程中水动力及水质数值模拟
|
谢兴勇,钱 新*,钱 瑜,张玉超,田 丰 |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 京 210093 |
|
|
摘要 利用三维水动力学模型(ELCOM)模拟了“引江济巢”工程对巢湖的水质影响,并利用2007 年6 月25~30 日的现场调水试验监测成果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模拟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可应用于工程实施中的水动力及水质状况的模拟和预测.同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调水线路及引江调度方式对调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流量条件下,西线菜子湖的调水效果优于中线白荡湖.不同的引江调度方式对巢湖东、西半湖及中部湖区的改善效果也不同,可以根据改善水质的不同需求选择相应的调度方式.
|
|
关键词 :
调水工程,
巢湖,
三维水动力学模型(ELCOM),
环境模拟
|
收稿日期: 1900-01-01
|
[1] |
孔明, 彭福全, 张毅敏, 尹洪斌, 刘庄, 晁建颖. 环巢湖流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赋存特征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6): 1863-1871. |
[2] |
王雪蕾, 王新新, 朱利, 马友华, 吴传庆, 王强, 冯爱萍, 陈敏鹏. 巢湖流域氮磷面源污染与水华空间分布遥感解析[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5): 1511-1519. |
[3] |
孔明, 董增林, 晁建颖, 张毅敏, 尹洪斌. 巢湖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生物有效性与生态风险评价[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4): 1223-1229. |
[4] |
刘成, 邵世光, 范成新, 周麒麟, 商景阁. 巢湖重污染汇流湾区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价[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4): 1031-1037. |
[5] |
叶琳琳, 史小丽, 张民, 吴晓东, 孔繁翔. 巢湖夏季水华期间水体中溶解性碳水化合物的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2, 32(2): 318-323. |
[6] |
田丰, 钱新, 陈众. 调水对巢湖浮游植物群落演替模式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2, 32(12): 2224-2229. |
[7] |
张玲, 汪家权, 马玉萍, 陈锐, 任爱华. 巢湖地区不同风化程度岩石岩源磷赋存形态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2, 32(10): 1820-1825. |
[8] |
谢兴勇, 祖维, 钱新. 太湖磷循环的生态动力学模拟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1, 31(5): 858-862. |
[9] |
谢杰, 王心源, 张洁, 李伟. 基于TM/ETM+影响分析巢湖叶绿素a浓度变化趋势[J]. 中国环境科学, 2010, 30(5): 677-682. |
[10] |
武慧君, 袁增伟, 毕军. 巢湖流域农田生态系统磷代谢分析[J]. 中国环境科学, 2010, 30(12): 1658-1663. |
[11] |
张红, 黄勇. 基于NOAA/AVHRR卫星资料的巢湖水华规律分析[J]. 中国环境科学, 2009, 29(7): 727-732. |
[12] |
姜霞, 钟立香, 王书航, 金相灿. 巢湖水华暴发期水-沉积物界面溶解性氮形态的变化[J]. 中国环境科学, 2009, 29(11): 1158-1163. |
[13] |
曹德菊;岳永德;黄祥明;魏明. 巢湖水体Pb,Cu,Fe污染的环境质量评价[J]. 中国环境科学, 2004, 24(4): 0-0. |
[14] |
李大新*. 巢湖的合理开发及其生态环境保护的综合对策[J]. 中国环境科学, 1989, 9(1): 0-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