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硅橡胶平板复合膜萃取处理含酚废水的分离性能 |
殷国监,周集体*,张爱丽,肖 敏,吴丽丽 |
大连理工大学环境与生命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3 |
|
|
摘要 采用一种新的硅橡胶平板复合膜[聚二甲基硅氧烷 (PDMS) /聚偏氟乙烯 (PVDF)]处理含酚废水,考察了流量、萃取液pH 值、料液浓度、系统温度、盐离子浓度对总传质系数(Kov)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料液流量增加,Kov 增大,当料液流量>400mL/min 时,Kov 基本不变;当 萃取液pH 值>11 时,增大pH 值对Kov 影响不大, 当pH 值为12.5~13.0 时,萃取液浓度变化对Kov 无影响;料液浓度增加,使传质动力增强,从而加强了传质,但当料液浓度达到5g/L 时,Kov与其初始浓度无关; Kov随液相温度增加而线性增大; 离子强度改变了苯酚在相间的分配系数,影响传质过程.
|
|
关键词 :
膜萃取,
硅橡胶复合平板膜,
苯酚,
总传质系数
|
收稿日期: 1900-01-01
|
[1] |
王国英, 崔杰, 岳秀萍, 李亚男, 贾子龙. 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脱氮同时降解苯酚特性[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9): 2644-2649. |
[2] |
施周, 杨文浩, 杨灵芳, 邓林. 等离子改性CNT/TiO2电极吸附去除水中苯酚的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9): 2664-2669. |
[3] |
刘佳露, 卢伟, 张凤君, 苏小四, 朱永娟, 李仁声, 吕聪. 活化过硫酸盐氧化地下水中苯酚的动力学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9): 2677-2681. |
[4] |
彭艳蓉, 王久玲, 王鹏, 曾光明, 刘芬, 张玲, 黄小明. 催化湿式共氧化降解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的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8): 2417-2425. |
[5] |
伍波, 李鹏, 张波, 王立章. 负载型粒子电极电催化氧化苯酚的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8): 2426-2432. |
[6] |
刘常敬, 李泽兵, 郑照明, 赵白航, 李军. 苯酚对厌氧氨氧化工艺耦合反硝化的启动及脱氮性能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5): 1145-1151. |
[7] |
葛启隆, 岳秀萍, 王国英. 一株苯酚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响应面法优化其固定化[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2): 518-525. |
[8] |
詹德利, 卢晗锋, 周瑛, 曹洁晶, 陈银飞. DVB-MMA共聚物树脂吸附水相苯酚的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3, 33(8): 1386-1391. |
[9] |
. 高铁酸钾同时降解微污染水中苯酚和Cr(Ⅵ)的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1, 31(9): 1461-1465. |
[10] |
刘咏, 李妍, 赵仕林, 操飞, 杨洪波. 锰-稀土/Y分子筛复合电催化处理含酚模拟废水[J]. 中国环境科学, 2011, 31(5): 740-747. |
[11] |
姚斌, 金赞芳, 胡忠策, 金琼, 潘志彦. 光合细菌对2,4,6-三氯苯酚的降解特性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1, 31(10): 1669-1675. |
[12] |
王欢博, 张玉钧, 肖雪, 于绍慧, 殷高方, 郭立泉. 苯酚三维荧光光谱特征参数影响因素的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0, 30(8): 1032-1037. |
[13] |
李大伟, 朱锡锋. 富含中、微孔稻壳活性炭的表征及液相吸附性能[J]. 中国环境科学, 2010, 30(12): 1597-1601. |
[14] |
孙纪全, 汤岳琴, 刘伟强, 徐莲, 赵晶晶, 吴晓磊, 陈福明. 两株假单胞菌降解酚类化合物的特性[J]. 中国环境科学, 2010, 30(12): 1633-1638. |
[15] |
翁焕新, 褚赟, 章金骏, 马学文. 污泥苯酚的释放特征及其风险评价与控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0, 30(10): 1359-1368.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