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植被恢复方式对重度退化草原土壤跳虫群落的影响 |
吴东辉1,2*,尹文英2,阎日青3 |
1.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 长春 130061;2.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上海 200032;3.长春宏日生态治理有限公司,吉林 长春 130062 |
|
|
摘要 应用类群数、个体密度和多样性指数等群落参数,研究了植被恢复方式对松嫩草原重度退化草地土壤跳虫群落的影响,以了解退化草地土壤跳虫群落重建的可能性以及不同植被条件下群落恢复的差异.结果表明,围栏封育和种植碱茅2 种植被恢复方式均能改善该类退化草地土壤理化性质和跳虫群落环境,提高跳虫类群数、个体密度和多样性;但恢复效果存在明显差异,相对而言,种植碱茅更能显著提高跳虫类群数和个体密度,生物多样性更高,物种更丰富.
|
|
关键词 :
土壤跳虫,
碱化退化,
植被恢复,
松嫩草原
|
收稿日期: 1900-01-01
|
[1] |
尹延震, 储昭升, 赵明, 李泽坤, 叶碧碧, 金相灿. 洱海湖滨带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J]. 中国环境科学, 2011, 31(7): 1192-1196. |
[2] |
贾晓红;李新荣;陈应武;李元寿. 植被恢复对旱区表土颗粒中有机碳和氮分布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06, 26(5): 0-0. |
[3] |
马世震;陈桂琛;彭敏;周国英;赵以莲. 青藏公路取土场高寒草原植被的恢复进程[J]. 中国环境科学, 2004, 24(2): 0-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