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国人为源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清单的建立 |
刘金凤,赵 静,李湉湉,白郁华*,刘兆荣 |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 100871 |
|
|
摘要 以2000 年为基准年,使用排放因子法估算了75 种人为源挥发性有机物(VOC)的年排放量,建立了我国VOC 人为源的县级排放清单.研究表明,我国2000 年VOC 的排放总量为8273Gg,其中流动源排放2710Gg、溶剂使用排放2150Gg、固定燃烧源排放1600Gg、工艺过 程排放1190Gg、石油精炼及运储排放量为498Gg、混杂源125Gg.排放量最高的5 个省依次为广东、山东、江苏、河北、河南.
|
|
关键词 :
人为源,
挥发性有机物,
排放清单
|
收稿日期: 1900-01-01
|
[1] |
伯鑫, 赵春丽, 吴铁, 苏艺, 王龙飞, 田军, 史元良, 罗梦, 李时蓓. 京津冀地区钢铁行业高时空分辨率排放清单方法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8): 2554-2560. |
[2] |
王刚, 魏巍, 米同清, 王澎涛, 栾英男, 程水源, 李国昊, 李松. 典型工业无组织源VOCs排放特征[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7): 1957-1964. |
[3] |
林旭, 朱彬, 安俊琳, 杨辉. 南京北郊VOCs对臭氧和二次有机气溶胶潜在贡献的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4): 976-986. |
[4] |
罗达通, 高健, 王淑兰, 王红丽, 王倩, 陈长虹. 上海秋季大气挥发性有机物特征及污染物来源分析[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4): 987-994. |
[5] |
伯鑫, 王刚, 温柔, 何友江, 丁峰, 吴成志, 孟凡. 京津冀地区火电企业的大气污染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2): 364-373. |
[6] |
陆燕, 王勤耕, 翟一然, 宋媛媛, 张艳燕, 孙平.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人为热排放特征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2): 295-301. |
[7] |
邹宇, 邓雪娇, 王伯光, 李菲, 黄青. 广州番禺大气成分站挥发性有机物的污染特征[J]. 中国环境科学, 2013, 33(5): 808-813. |
[8] |
蒋秋静, 李跃宇, 胡新新, 卢彬, 陶澍, 王戎. 太原市多环芳烃(PAHs)排放清单与分布特征分析[J]. 中国环境科学, 2013, 33(1): 14-20. |
[9] |
姚志良, 张明辉, 王新彤, 张英志, 霍红, 贺克斌. 中国典型城市机动车排放演变趋势[J]. 中国环境科学, 2012, 32(9): 1565-1573. |
[10] |
翟一然, 王勤耕, 宋媛媛. 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源消费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J]. 中国环境科学, 2012, 32(9): 1574-1582. |
[11] |
王孝文, 田伟利, 张清宇. 杭州市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清单的建立[J]. 中国环境科学, 2012, 32(8): 1368-1374. |
[12] |
李新兴, 孙国金, 田伟利, 张清宇. 杭州市“十二五”机动车NOx减排对策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2, 32(8): 1416-1421. |
[13] |
王宇楠, 叶代启, 林俊敏, 叶炽德, 付名利. 漆包线行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特征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2, 32(6): 980-987. |
[14] |
高爽, 金亮茂, 史建武, 韩斌, 王秀艳, 彭跃, 赵丽娟, 白志鹏. 轻型汽油车VOCs排放特征和排放因子台架测试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2, 32(3): 397-405. |
[15] |
朱少峰, 黄晓锋, 何凌燕, 陆思华, 冯凝. 深圳大气VOCs浓度的变化特征与化学反应活性[J]. 中国环境科学, 2012, 32(12): 2140-2148.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