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废水生物膜动力学参数的研究方法 |
邱玉琴,周小红,施汉昌* |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 100084 |
|
|
摘要 当主体水溶液为生物膜提供的溶解氧浓度充分大时,生物膜中的溶解氧浓度成为限制微生物生长的唯一因素.在此条件下,以分离式氧微电极为测试工具,对生物膜中的氧分布进行检测,结合稳态条件下生物膜内扩散-反应方程,采用搜索法求解生物膜动力学参数.生物膜动力学参数估值结果为qmax=10mg(O2)/[g (VSS)·h],KO=1.2mg/L.与活性污泥相比,用该方法获得的qmax 值较小,kO 值较大.
|
|
关键词 :
生物膜,
动力学参数,
微电极,
扩散-反应
|
收稿日期: 1900-01-01
|
[1] |
张楠, 初里冰, 丁鹏元, 王星, 杨琦, 王建龙. A/O生物膜法强化处理石化废水及生物膜种群结构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1): 80-86. |
[2] |
张淼, 彭永臻, 王聪, 汪传新, 薛晓飞, 庞洪涛. 三段式硝化型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的启动及特性[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1): 101-109. |
[3] |
张岩, 朱敏, 刘焕光, 孙凤侠, 甘志明, 陈敬, 史杨, 谢杭冀. 利用RFLP分析DO对附积床系统中AOB群落结构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9): 2387-2393. |
[4] |
杨飞飞, 吴为中. 以PHBV为碳源和生物膜载体的生物反硝化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7): 1703-1708. |
[5] |
胡学伟, 李姝, 荣烨, 李媛. 不同EPS组成生物膜对Cu2+吸附的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7): 1749-1753. |
[6] |
王晨辉, 徐晓茵, 夏四清. 氢基质生物膜反应器去除水中硒酸盐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6): 1442-1447. |
[7] |
张达, 杨艳玲, 李星, 相坤, 刘扬阳, 许美玲, 黄柳, 陈楠. 原水水质对输水管道硝化作用形成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2): 359-363. |
[8] |
刘春, 肖太民, 张晶, 杨亚男, 张静, 杨景亮. 微气泡曝气对生物膜反应器启动运行性能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12): 3093-3098. |
[9] |
王亚宜, 陈玉, 周东, 林喜茂. 温度对滴滤池硝化过程氧化亚氮释放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11): 2796-2804. |
[10] |
孟成成, 郝瑞霞, 王建超, 王润众, 任晓克, 赵文莉. 3BER-S耦合脱氮系统运行特性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11): 2817-2823. |
[11] |
朱永娟, 杨艳玲, 李星, 赵乐乐. 预氯化对管道生物膜净水效能影响及性能恢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3, 33(5): 843-847. |
[12] |
于英翠, 高大文, 陶彧, 陈春宏. 利用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启动厌氧氨氧化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2, 32(5): 843-849. |
[13] |
宋慧敏, 周小红, 张永明, 施汉昌. 基于微电极技术的反硝化滤池生物膜特性分析[J]. 中国环境科学, 2012, 32(5): 850-854. |
[14] |
甘露, 阎宁, 张永明. 紫外辐射与生物膜同步耦合降解喹啉[J]. 中国环境科学, 2012, 32(4): 623-629. |
[15] |
郑敏, 杨波, 汪诚文, 贾捍卫. 中试MBBR装置强化氨氮去除速率的影响条件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2, 32(10): 1778-1783.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