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体联合纳米技术降解甲苯废气的研究
竹 涛,梁文俊,李 坚*,金毓峑
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北京 100124
摘要 以自制的纳米材料作为催化剂,利用低温等离子体联合纳米技术研究了不同电场强度、不同填料情况下的甲苯的降解,初步探讨了等离子体催化降解甲苯的机理,分析了降解产物.结果表明,甲苯降解率随电场强度的提高而上升;随反应器内填料变化[无填料(1),普通填料(2),镀有普通钛酸钡的介电填料(3)和镀有纳米催化剂的填料(4)],降解率( η )呈现为η (4)> η (3)> η (2)> η (1),最高可达95%.能量分配率(R )为R (1)>R (2)>R (3)>R (4).纳米钛酸钡基介电材料作为等离子体反应器内的填充材料,处理同量甲苯废气其消耗功率要低于填充其他填料的等离子体反应器.通过GC-MS 分析,中间产物包括醛、醇、酰胺及带有苯环的衍生物等有机物,但电场强度足够高时,甲苯分子最终可被氧化成CO2 、CO 和H2 O.
关键词 :
低温等离子体 ,
甲苯 ,
降解率 ,
电场强度 ,
纳米材料
收稿日期: 1900-01-01
[1]
万松, 李永峰. 2-CSTRs两相厌氧消化系统在不同乙醇回收率下的联合产能 [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7): 2027-2032.
[2]
陈铮, 罗专溪, 邱昭政, 颜昌宙. 纳米金、银对氨氧化细菌及其氨氧化作用的影响 [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3): 705-712.
[3]
王沛涛, 何梦林, 鲁美娟, 黄荣, 樊伟龙, 吴军良, 叶代启. 吸附存储-间歇放电法氧化甲苯的反应过程研究 [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12): 3047-3055.
[4]
何璐红, 刘华彦, 卢晗锋, 张泽凯, 陈银飞. 复配表面活性剂水溶液处理甲苯气体的研究 [J]. 中国环境科学, 2013, 33(7): 1231-1236.
[5]
马志飞, 廉新颖, 张进保, 姜永海, 杨鹊平, 吕凤春, 席北斗, 杨昱. 零价铁PRB修复2,4-DNT污染地下水模拟研究 [J]. 中国环境科学, 2013, 33(5): 814-820.
[6]
李学峰, 周启星, 罗义. 甲苯、乙苯和二甲苯对中华新米虾的毒性效应 [J]. 中国环境科学, 2013, 33(3): 530-537.
[7]
郑江玲, 朱润晔, 於建明, 张丽丽, 陈建孟. 生物滴滤塔同步降解多组分挥发性有机物的实验研究 [J]. 中国环境科学, 2012, 32(11): 1971-1978.
[8]
黄蓉姿, 万金泉, 马邕文, 黄明智, 杨漪清. 正交实验选择纤维素酶产生菌的最优综合培养条件 [J]. 中国环境科学, 2012, 32(1): 130-135.
[9]
张春洋, 马永亮. UV254nm+185nm光照降解气态甲苯的实验研究 [J]. 中国环境科学, 2011, 31(6): 898-903.
[10]
陈明功, 齐永涛, 张鑫敏, 刘涛, 颜凌燕, 高岛和则, 水野彰. 低温等离子体与絮凝剂处理印染废水的协同效应 [J]. 中国环境科学, 2010, 30(9): 1207-1212.
[11]
刘恋, 田森林, 宁平. Tween-20胶束溶液对甲苯的增溶吸收作用规律及预测 [J]. 中国环境科学, 2010, 30(5): 615-618.
[12]
刘尧, 周启星, 谢秀杰, 林大松, 荣伟英. 土壤甲苯、乙苯和二甲苯对蚯蚓及小麦的毒性效应 [J]. 中国环境科学, 2010, 30(11): 1501-1507.
[13]
苏继新, 殷晶, 屈文, 马丽媛, 张慎平. 插层水滑石的组装及对对硝基甲苯的吸附 [J]. 中国环境科学, 2009, 29(5): 518-523.
[14]
孙梦君;柳丽芬*;杨凤林. β-环糊精/Ce/TiO2 光催化氧化气相甲苯 [J]. 中国环境科学, 2008, 28(7): 593-598.
[15]
田森林*;蒋 蕾;莫 虹;宁 平
. 甲苯增溶吸收微乳液的制备及相行为 [J]. 中国环境科学, 2008, 28(6): 487-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