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煤添加高岭土燃烧控制有害微量元素的排放 |
姚多喜1,2;支霞臣1;郑宝山3;王馨2
|
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安徽合肥230026;2.安徽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系 安徽合肥230026;3.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贵州贵阳550002 |
|
|
摘要 通过在一维煤粉燃烧炉上进行无烟煤添加高岭土吸附剂的燃烧实验,研究了无烟煤及其燃烧产物中18种环境有害微量元素的含量和分布;计算了高岭土在不同燃烧工况条件下对每种环境有害微量元素的吸附率.结果表明,高岭土对环境有害微量元素Cd, Pb, Sb, Sn, Ba, Co, Be, Cr, Ni, Mo, Tl, V, U, Mn, Th具有不同的吸附作用,吸附率为11.6%~500%;吸附效率与元素种类、燃烧工况等因素有关,环境有害微量元素Cd, Pb, Zn, Sb, Ba, Co, Be, Cr, Ni, Mo, Tl, V, U, Mn, Th的吸附能力,分级燃烧比不分级燃烧吸附效果更好,总吸附率差为8.4%~481%.
|
|
关键词 :
环境有害微量元素,
煤燃烧,
燃烧产物,
吸附剂
|
收稿日期: 1900-01-01
|
[1] |
刘敬勇, 孙水裕, 陈涛, 陆少游, 王玉洁, 谢武明, 杜青平, 杨佐毅, 李磊. 污泥焚烧过程中Pb的迁移行为及吸附脱除[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2): 466-477. |
[2] |
颜爱, 卞琼, 刘明华. 改性纤维素负载零价铁去除三氯甲烷的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1): 105-110. |
[3] |
张安超, 向军, 路好, 孙路石, 郑雯雯. 酸-碘改性壳聚糖-膨润土脱除单质汞特性及机理分析[J]. 中国环境科学, 2013, 33(10): 1758-1764. |
[4] |
刘海伟, 刘云, 王海云, 董元华. 爬山虎茎粉对水体中氨氮的吸附特性[J]. 中国环境科学, 2010, 30(5): 683-688. |
[5] |
周利民;刘峙嵘;黄群武. 聚甲基丙烯酸-Fe3O4纳米吸附剂的吸附性能
[J]. 中国环境科学, 2007, 27(1): 0-0. |
[6] |
叶锦韶;尹华;彭辉;张娜. 高效生物吸附剂处理含铬废水[J]. 中国环境科学, 2005, 25(2): 0-0. |
[7] |
荚荣;裴明军;史银;黄汝多;肖亚中. 真菌(Aspergillus sp.)吸附Cu2+的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03, 23(3): 0-0. |
[8] |
王云鹤;李海滨;黄海涛;陈勇. 重金属在煤气化过程的分布迁移规律及控制[J]. 中国环境科学, 2002, 22(6): 0-0. |
[9] |
陈天虎;汪家权. 蒙脱石粘土改性吸附剂处理印染废水实验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1996, 16(1): 0-0. |
[10] |
王其庄 孙福生 张丽君 倪翠芳 张占恩 朱英存. 车间及其环境大气中樟脑的采集和气相色谱测定方法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1991, 11(3): 0-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