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褐煤降解真菌—青霉菌P6的胞外酶研究 |
杨金水;袁红莉;陈文新 |
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农业部农业微生物资源及其应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4 |
|
|
摘要 具有强降解褐煤能力的青霉菌株P6在液体培养条件下,可产生较强的过氧化物酶(包括木素过氧化物酶和锰过氧化物酶)活性,并具有酯酶活性,不产生内葡聚糖酶和木聚糖酶.粗酶液依次经80%饱和度的硫酸铵盐析、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树脂层析、Sephadex G-100凝胶过滤,得到一个具有藜芦醇氧化活性的的木素过氧化物酶洗脱峰,藜芦醇氧化活性达5760U/L,比活力达7.52U/mg,纯化倍数150.4倍.
|
|
关键词 :
褐煤,
青霉,
木素过氧化物酶,
纯化
|
收稿日期: 1900-01-01
|
[1] |
段振亚, 黄文博, 王凤阳, 张磊, 王书肖. 溴添加对燃煤烟气汞形态转化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7): 1975-1982. |
[2] |
唐慧儒, 黄镇宇, 沈铭科, 王智化, 周俊虎, 岑可法. 褐煤脱水及水质净化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3): 735-741. |
[3] |
王力, 刘秀丽, 张林林, 李敏, 张华伟. 酸改性对褐煤半焦脱除烟气中元素态汞性能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12): 3056-3061. |
[4] |
姚玲爱, 许振成, 赵学敏, 虢清伟, 马千里, 胡芳, 郭俊诚. 高州水库水华优势种铜绿微囊藻生长特性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3, 33(增刊): 191-197. |
[5] |
方振敏, 袁兴中, 曾光明, 韩增辉, 郭灵芝, 彭馨, 刘薇, 黄华军. 正反胶束体系中木素过氧化物催化氧化藜芦醇条件优化[J]. 中国环境科学, 2013, 33(4): 734-740. |
[6] |
夏前勇, 申哲民, 王文昌, 檀雅琴, 温钰娟. 电镀污泥水热利用技术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3, 33(3): 480-485. |
[7] |
郭灵芝, 袁兴中, 曾光明, 崔凯龙, 黄华军, 梁运姗, 方振敏, 彭馨. 木素过氧化物酶的逆胶束纯化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2, 32(6): 1104-1109. |
[8] |
曾维薇, 张建胜, 赵勇. 水热解过程对提质褐煤液体产物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2, 32(4): 598-602. |
[9] |
沈莹, 胡天觉, 曾光明, 吴娟娟, 黄超, 刘晖, 黄丹莲, 尹璐. 原生质体紫外诱变提高简青霉的木质素降解性能[J]. 中国环境科学, 2012, 32(3): 485-491. |
[10] |
沈伯雄, 胡国丽, 李冬倩, 王凯. 我国青霉素钾盐特征VOCs的挥发损失估算[J]. 中国环境科学, 2012, 32(12): 2134-2139. |
[11] |
陈亮, 任随周, 张培培, 许玫英, 孙国萍. 脱色酶TpmD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及纯化[J]. 中国环境科学, 2009, 29(12): 1272-1276. |
[12] |
郑文钗;辛宝平*;甘雅玲;李长平. 草酸青霉生长菌体对络铜活性染料吸附的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08, 28(2): 142-146. |
[13] |
赵振华;蒋新;王芳;卞永荣;郜红建;夏立玲. 八种柱填料对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纯化预处理[J]. 中国环境科学, 2005, 25(6): 0-0. |
[14] |
董新姣;周国玲. 固定化青霉菌吸附活性艳蓝KN-R的脱色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05, 25(4): 0-0. |
[15] |
陈晓国;肖邦定;徐小清. 微囊藻毒素RR的制备及鉴定[J]. 中国环境科学, 2005, 25(3): 0-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