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北京市PM2.5水溶性有机物污染特征 |
余学春;贺克斌;马永亮;段凤魁;杨复沫 |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北京100084 |
|
|
摘要 用离子色谱技术对北京市2001~2002年大气PM2.5中7种水溶性有机物(WSOC)(甲酸、乙酸、甲磺酸、乙二酸、丙二酸、丁二酸、戊二酸)及12种无机离子(F-、Cl-、NO2-、NO3-、SO32-、SO42-、PO43-、Na+、NH4+、K+、Mg2+、Ca2+)的污染水平进行了同步测定.结果表明,SO42-、NO3-及NH4+为PM2.5中主要的水溶性物种,分别占PM2.5质量的10.6%、7.4%和5.7%;7种WSOC的浓度为0.011~0.118靏/m3,占PM2.5质量浓度的0.01%~0.1%,其中浓度最高的为乙二酸,其次为乙酸、丙二酸、丁二酸等;对PM2.5各化学组分浓度的季节变化特征的分析表明,PM2.5及OC的高浓度污染均出现在冬季采暖期,而WSOC则出现在夏季;对乙二酸与其他各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乙二酸与SO42-、K+、NH4+、NO3-有较强的线性相关性(r=0.83,0.57,0.49,0.33),而与Cl-、Na+、Mg2+、Ca2+、EC、OC相关性较差(r=0.24, 0.22,0.12,0.05,0.13,0.10).由乙二酸季节变化特征及与其他物种相关性等特征初步推断,北京市PM2.5二元羧酸的主要来源为光化学反应而形成的二次污染物,而非来源于机动车、海盐或土壤的一次排放.
|
|
关键词 :
PM2.5,
WSOC,
硫酸盐,
OC/EC,
乙二酸
|
收稿日期: 1900-01-01
|
[1] |
陈静, 杨鹏, 韩军彩, 钤伟妙. 基于高分辨率MARGA数据分析石家庄PM2.5成分谱特征[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9): 2594-2604. |
[2] |
童明坤, 高吉喜, 田美荣, 嵇萍. 北京市道路绿地消减PM2.5总量及其健康效益评估[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9): 2861-2867. |
[3] |
张莉, 张原, 祁士华, 李绘, 邢新丽, 张泽洲, 郑煌, 孙焰, 闵洋. 武汉市洪山区春季PM2.5浓度及多环芳烃组成特征[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8): 2319-2325. |
[4] |
王凌慧, 曾凡刚, 向伟玲, 王自发, 杨文夷. 空气重污染应急措施对北京市PM2.5的削减效果评估[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8): 2546-2553. |
[5] |
翟世贤, 安兴琴, 孙兆彬, 刘俊. 污染源减排时刻和减排比例对北京市PM2.5浓度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7): 1921-1930. |
[6] |
王家成, 朱成杰, 朱勇, 陈曙光. 北京地区多气溶胶遥感参量与PM2.5相关性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7): 1947-1956. |
[7] |
李友平, 刘慧芳, 周洪, 范忠雨, 张智胜, 邹长武. 成都市PM2.5中有毒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7): 2225-2232. |
[8] |
曾贤刚, 许志华, 鲁颐琼. 基于CVM的城市大气细颗粒物健康风险的经济评估[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7): 2233-2240. |
[9] |
王占山, 李云婷, 孙峰, 邱启鸿, 张大伟, 姜磊, 周一鸣, 潘丽波. 2014年10月上旬北京市大气重污染分析[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6): 1654-1663. |
[10] |
李园园, 黄晓锋, 曾立武, 黄聪妮, 曹礼明, 何凌燕. 基于热扩散管的深圳大气气溶胶半挥发性分析[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5): 1281-1287. |
[11] |
赵承美, 邵龙义, 侯聪, 郭梦龙, 幸娇萍, 胡颖. 元宵节期间北京PM2.5单颗粒的物理化学特征[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4): 1004-1012. |
[12] |
冯茜丹, 明彩兵, 刘晖, 张远航, 郑玫. 2011年秋季广州城区大气PM2.5微观形貌和粒度分布[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4): 1013-1018. |
[13] |
耿迎雪, 董发勤, 孙仕勇, 唐俊, 李伟民, 霍婷婷, 赵玉连. 可吸入性超细石英粉尘在模拟人体体液中溶解特性[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4): 1239-1246. |
[14] |
沈铁迪, 王体健, 陈璞珑, 蒋自强. 南京城区夏秋季能见度与PM2.5化学成分的关系[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3): 652-658. |
[15] |
毕丽玫, 郝吉明, 宁平, 史建武, 施择, 徐晓峰. 昆明城区大气PM2.5中PAHs的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3): 659-667.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