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黄铁矿与硫粉配合提高污泥重金属的淋滤效果 |
周顺桂;周立祥;方迪;王世梅;王电站 |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江苏南京210095 |
|
|
摘要 通过接种嗜酸性硫杆菌复合菌株(氧化亚铁硫杆菌与氧化硫硫杆菌)并采用序批式试验,研究了黄铁矿与硫粉2种底物配合使用对污泥中重金属生物淋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底物配合可加速污泥中重金属(Zn, Cu)的浸出,显著提高其去除率.经过18d的生物淋滤,在2种底物配合并接种的处理中,Zn和Cu的去除率分别可达89.2%,56.5%;而在单独加黄铁矿并接种的处理中两者的去除率分别为12.0%, 0.9%;单独添加硫粉并接种处理中分别为85.2%,37.6%,进一步验证了生物淋滤技术去除污泥中重金属的可行性.
|
|
关键词 :
生物淋滤,
硫杆菌,
污泥,
重金属,
黄铁矿,
硫粉
|
收稿日期: 1900-01-01
|
[1] |
刘阳, 彭永臻, 韩玉伟, 马文锦, 曾薇. 游离氨对热水解联合中温厌氧消化处理剩余污泥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9): 2650-2657. |
[2] |
陈环宇, 柳景青, 魏宗元, 张慧慧, 何晓芳, 周晓燕, 裘尚德, 胡宝兰, 楼莉萍. 供水管网大口径管道管垢中污染物分布的径向差异[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9): 2706-2712. |
[3] |
郭高山, 李永涛, 张岩, 龙昌东. 垃圾填埋场污染土的电性与磁性响应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9): 2737-2744. |
[4] |
郑晓霞, 赵文吉, 郭逍宇. 北京大气降尘中微量元素的空间变异[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8): 2251-2260. |
[5] |
宿程远, 李伟光, 黄智, 陈孟林, 邱锐. 蒽醌类物质经多相类芬顿预处理前后对活性污泥特性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8): 2351-2359. |
[6] |
王杰, 彭永臻, 杨雄, 王淑莹. 不同碳源种类对好氧颗粒污泥合成PHA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8): 2360-2366. |
[7] |
王朝朝, 李思敏, 郑照明, 李军. 污泥浓缩过程下膜生物反应器的生物特性与膜渗透性评估[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8): 2367-2374. |
[8] |
李治宇, 石长青, 周岭, Ronaldo G. Maghirang. 基于UD-PLS对牛粪堆制Cu和Zn钝化预测模型的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8): 2442-2451. |
[9] |
武博然, 王冬扬, 柴晓利.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生物脱氯机制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8): 2470-2476. |
[10] |
赵永红, 张静, 周丹, 王春晖. 赣南某钨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8): 2477-2484. |
[11] |
董祎挈, 陆海军, 李继祥. 垃圾渗沥液腐蚀下污泥灰改性黏土压缩特性及孔隙结构[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7): 2072-2078. |
[12] |
李东明, 白建峰, 张承龙, 戴珏, 苑文仪, 邓明强, 毛文雄, 王景伟. 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处理线路板行业污泥的无害化[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7): 2079-2086. |
[13] |
董騄睿, 胡文友, 黄标, 刘刚, 瞿明凯, 邝荣禧. 基于正定矩阵因子分析模型的城郊农田土壤重金属源解析[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7): 2103-2111. |
[14] |
吕玉甲, 戴霜, 张有贤, 栗泽苑, 丁雷. 兰州某钢厂周边土壤中磁化率积累速率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7): 2112-2118. |
[15] |
余水静, 彭涛, 周丹, 潘涛, 董伟, 陈江安, 邱廷省. 嗜酸硫杆菌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多样性分析[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7): 2146-215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