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氧氨氧化耦合脱氮系统中反硝化细菌研究
Denitrifying bacteria of anaerobic ammonium-oxidizing denitrifying system
摘要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分子克隆等分子生物学方法,通过构建nirS克隆文库研究了厌氧氨氧化耦合异养反硝化脱氮系统中的反硝化微生物.进行同源性分析和系统发育树构建,结果表明,从nirS克隆文库中随机挑选的100个克隆子中有51个阳性克隆子,共分为12个操作单元.经比对发现这些微生物主要为变形菌门细菌和未知菌类,其中β-proteobacteria占据绝对优势且有较多种类,少部分属于 γ-proteobacteria.
关键词 :
厌氧氨氧化 ,
反硝化菌 ,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
nirS克隆文库
Abstract :Denitrifying microorganisms in the anaerobic ammonium oxidation coupling heterotrophic denitrification system were investigated. The methods used were PCR and molecular cloning. By building nirS clone libraries, homology analysis and constructing system Phylogenetic tree, 51clones were assigned to 12 OTUs. By BLAST alignment found these microbes were mainly proteobacteria and uncultured environment samples. Proteobacteria were mainly β-Proteobacteria and γ-Proteobacteria.
Key words :
anaerobic ammonium-oxidizing (ANAMMOX)
denitrifying bacteria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nirS clone libraries
收稿日期: 2013-10-25
引用本文:
王春香, 刘常敬, 郑林雪, 李军. 厌氧氨氧化耦合脱氮系统中反硝化细菌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7): 1878-1883.
WANG Chun-Xiang, LIU Chang-Jing, ZHENG Lin-Xue, LI Jun. Denitrifying bacteria of anaerobic ammonium-oxidizing denitrifying system.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CE, 2014, 34(7): 1878-1883.
链接本文:
http://manu36.magtech.com.cn/Jweb_zghjkx/CN/ 或 http://manu36.magtech.com.cn/Jweb_zghjkx/CN/Y2014/V34/I7/1878
[1]
曹天昊, 王淑莹, 苗蕾, 李忠明, 彭永臻. 不同基质浓度下SBR进水方式对厌氧氨氧化的影响 [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8): 2334-2341.
[2]
郑照明, 李泽兵, 刘常敬, 陈光辉, 郑林雪, 马静, 李军, 赵白航. 城市生活污水SNAD工艺的启动研究 [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4): 1072-1081.
[3]
杨延栋, 黄京, 韩晓宇, 张亮, 张树军, 彭永臻. 一体式厌氧氨氧化工艺处理高氨氮污泥消化液的启动 [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4): 1082-1087.
[4]
李智行, 张蕾, 陈晓波, 李航, 李旦. 高效耐海水型厌氧氨氧化污泥的驯化 [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3): 748-756.
[5]
刘常敬, 李泽兵, 郑照明, 王春香, 王昌稳, 张美雪, 赵白航, 李军. 不同有机物对厌氧氨氧化耦合反硝化的影响 [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1): 87-94.
[6]
郑林雪, 李军, 胡家玮, 侯爱月, 卞伟, 郑照明. 同步硝化反硝化系统中反硝化细菌多样性研究 [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1): 116-121.
[7]
郑冰玉, 张树军, 张亮, 杨岸明, 彭永臻. 一体化厌氧氨氧化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性能研究 [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7): 1728-1733.
[8]
李祥, 黄勇, 朱莉, 袁怡, 周呈, 陈宗姮, 张大林. 基于竖流式一体化反应器实现自养生物脱氮研究 [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6): 1471-1477.
[9]
李冬, 崔少明, 梁瑜海, 张肖静, 苏庆岭, 吴青, 张杰. 溶解氧对序批式全程自养脱氮工艺运行的影响 [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5): 1131-1138.
[10]
李祥, 黄勇, 刘福鑫, 袁怡, 陈钟姮, 丁敏. 铜、锌离子对厌氧氨氧化污泥脱氮效能的影响 [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4): 924-929.
[11]
郑照明, 刘常敬, 郑林雪, 张美雪, 陈光辉, 赵白航, 李军. 不同粒径的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脱氮性能研究 [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12): 3078-3085.
[12]
汪彩华, 郑平, 蔡靖, 陈婷婷. 厌氧氨氧化菌混培物保藏方法的研究 [J]. 中国环境科学, 2013, 33(8): 1474-1482.
[13]
李泽兵, 刘常敬, 赵白航, 马家轩, 王晓毅, 李军. 多基质时厌氧氨氧化菌、异养反硝化污泥活性及抑制特征 [J]. 中国环境科学, 2013, 33(4): 648-654.
[14]
操沈彬, 王淑莹, 吴程程, 杜睿, 马斌, 彭永臻. 有机物对厌氧氨氧化系统的冲击影响 [J]. 中国环境科学, 2013, 33(12): 2164-2169.
[15]
于德爽, 李伟刚, 李津. ASBR反应器厌氧氨氧化脱氮Ⅰ:工艺特性与控制策略 [J]. 中国环境科学, 2013, 33(12): 2176-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