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化工废水中非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致突变性及其环境效应 |
朱良金 方坚 宋向东 汪志锋 王家玲 |
同济医科大学环境医学研究所,武汉 |
|
|
摘要 本文报道了化工废水及其污灌土壤、污养鱼体中有机抽提物的致突变性研究。研究表明;化工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致突变物,通过污灌、污养而进人土壤及鱼体内蓄积,进而通过食物链进人人体,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危害人体健康。
|
|
关键词 :
非挥发性有机污染物,
致突变性
|
收稿日期: 1900-01-01
|
[1] |
王琳;杨玉楠;王宝贞. 饮用水中致突变性去除效果的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01, 21(4): 0-0. |
[2] |
唐非;黄汝常
. 香港某地饮用水中非挥发性有机物致突变性的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00, 20(2): 0-0. |
[3] |
吴伟;胡庚东;火村英;瞿建宏;章敏. 应用四膜虫刺泡发射评价加氯水体中有机浓集物的致突变性[J]. 中国环境科学, 1999, 19(5): 0-0. |
[4] |
王家玲;唐非;谷康定;汪亚州;张水兵. 饮水中非挥发性有机污染物致突变性的防治对策[J]. 中国环境科学, 1999, 19(2): 0-0. |
[5] |
王琪全;刘维屏. 除草剂乙草胺、异丙甲草胺的光降解及其致突变性[J]. 中国环境科学, 1999, 19(1): 0-0. |
[6] |
黄丽玫;陈志澄;颜戊利;杨卫健*;朱菁华*;卢解红*. 稀土元素的致突变性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1996, 16(4): 0-0. |
[7] |
嵇庆;朱卫中;徐业义. 18种国产香烟致突变性比较检测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1995, 15(1): 0-0. |
[8] |
田世忠 黄志丹 邓南圣 张甲耀 赵丕虹 肖玫 柳大志 景治中 王姜兰 袁希召 陈涑年. 东湖水及其自来水中非挥发性致突变有机物的来源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1993, 13(2): 0-0. |
[9] |
何凤兰 张尤恩 郭殿林 赵淑媛 朱振岗 辛柏福 张启丰. 哈尔滨市排污口致突变性筛选及其有机污染物成分的Gc/Ms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1992, 12(4): 0-0. |
[10] |
王秀琴 刘丽杰 柴秀芳 于敬红 王正铎 栾文英 金久善 刘俊兰. 第二松花江水体有机污染物潜在毒性研究——哨口江段鱼体有机提取物致突变性试验[J]. 中国环境科学, 1991, 11(4): 0-0. |
[11] |
韩发彬 王福琳 丁恬 袁晓艳. 用Ames试验和SOS显色试验对污染河水及沿岸井水的遗传毒性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1991, 11(4): 0-0. |
[12] |
唐非 欧阳冬青* 黄正* 吕有莲* 王家玲 黄秀华 周丕全 刘立强. 工业区废水有机污染物致突变性及其分离鉴定的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1991, 11(3): 0-0. |
[13] |
曹秀兰. 环境医学研究进展述要[J]. 中国环境科学, 1990, 10(6): 0-0. |
[14] |
高振强* 张振东. 应用整体动物DNA合成抑制试验检测城市污水致突变性[J]. 中国环境科学, 1990, 10(2): 0-0. |
[15] |
朱惠刚 周国株 赵启宇 蒋颂辉 毛惠琴. 某煤气厂空气飘尘致突变性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1988, 8(3): 0-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