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i<sup>+</sup>离子浓度对厌氧消化的影响* |
吴唯民 胡纪萃 顾夏声 |
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北京 |
|
|
|
|
摘要 用间歇试验方法研究Li<sup>+</sup>离子浓度对厌氧消化的影响,试验底物为含有葡萄糖的培养液,基初始COD浓度为5750mg/l,初始pH为7.2。接种污泥为取自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的颗粒污泥。试验温度为35℃。试验发现Li<sup>+</sup>离子浓度在10~200mg/l的范围内,对厌氧污泥的产甲烷有刺激作用,当Li<sup>+</sup>离子浓度大于500mg/l,出现严重抑制。
|
|
关键词 :
厌氧消化,
生物抑制,
Li<,
sup>,
+<,
/sup>,
离子
|
收稿日期: 1900-01-01
|
[1] |
陈静, 杨鹏, 韩军彩, 钤伟妙. 基于高分辨率MARGA数据分析石家庄PM2.5成分谱特征[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9): 2594-2604. |
[2] |
刘阳, 彭永臻, 韩玉伟, 马文锦, 曾薇. 游离氨对热水解联合中温厌氧消化处理剩余污泥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9): 2650-2657. |
[3] |
施周, 杨文浩, 杨灵芳, 邓林. 等离子改性CNT/TiO2电极吸附去除水中苯酚的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9): 2664-2669. |
[4] |
刘佳露, 卢伟, 张凤君, 苏小四, 朱永娟, 李仁声, 吕聪. 活化过硫酸盐氧化地下水中苯酚的动力学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9): 2677-2681. |
[5] |
万松, 李永峰. 2-CSTRs两相厌氧消化系统在不同乙醇回收率下的联合产能[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7): 2027-2032. |
[6] |
廖碧婷, 吴兑, 陈静, 李菲, 谭浩波, 邓涛. 华南地区大气气溶胶中EC和水溶性离子粒径分布特征[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5): 1297-1309. |
[7] |
刘奋武, 高诗颖, 崔春红, 梁剑茹, 周立祥. Ca2+对酸性硫酸盐环境中次生铁矿物合成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4): 1142-1148. |
[8] |
顾学军, 胡长进, 盖艳波, 赵卫雄, 方波, 林晓晓, 张为俊. 二氧化硫/水/空气体系气溶胶成核实验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3): 700-705. |
[9] |
周洁, 王劲松, 李霞, 方丰荣, 谢水波, 蔡萍莉. HHMHC对Cu2+、Ni2+的萃取性能[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3): 770-776. |
[10] |
尹福斌, 李子富, 王冬泠, 白晓凤. 加碱预处理对致病微生物去除效果及动力学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1): 196-203. |
[11] |
陈发荣, 田黎, 郑立, 赵恒强, 何鹰, 郑晓玲, 王小如. 田湾核电站室内氯离子来源解析[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9): 2199-2203. |
[12] |
李坤权, 杨美蓉, 王燕锦, 贾佳祺, 郑正. 新型胺化介孔炭的制备及其对Pb(II)的吸附[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8): 1985-1992. |
[13] |
程镜润, 陈小华, 刘振鸿, 李小平, 付融冰, 陈泉源. 脱硫石膏改良滨海盐碱土的脱盐过程与效果实验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6): 1505-1513. |
[14] |
何俊杰, 吴耕晨, 张国华, 王伯光, 毕新慧, 盛国英, 傅家谟. 广州雾霾期间气溶胶水溶性离子的日变化特征及形成机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5): 1107-1112. |
[15] |
王佳明, 蒋建国, 宫常修, 张玉静, 李梦露. 超声波预处理对餐厨垃圾产VFAs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5): 1207-121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