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催化湿式氧化处理香料废水 |
杨琦,赵建夫,汪立忠,陆雍森 |
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92 |
|
|
摘要 在中温(160℃)和中压(0.98Pa)条件下,采用催化湿式氧化处理香料废水。试验结果表明,香料废水经30min的湿式氧化处理COD、TOC、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为69.1%、74.8%、79.5%,并对反应过程经验动力学模式进行求解。
|
|
关键词 :
催化湿式氧化,
香料废水,
动力学模型,
GC-MS
|
收稿日期: 1900-01-01
|
[1] |
陈环宇, 柳景青, 魏宗元, 张慧慧, 何晓芳, 周晓燕, 裘尚德, 胡宝兰, 楼莉萍. 供水管网大口径管道管垢中污染物分布的径向差异[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9): 2706-2712. |
[2] |
邓时海, 李德生, 卢阳阳, 曾琪静. 集成模块系统同步硝化反硝化处理低碳氮比污水的试验[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9): 2259-2265. |
[3] |
蒯鹏, 李巍, 成钢, 任贵平. 系统动力学模型在城市发展规划环评中的应用[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5): 1347-1354. |
[4] |
徐富, 缪恒锋, 任洪艳, 赵明星, 阮文权. 低浓度废水厌氧处理中不同动力学模型对比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3, 33(12): 2184-2190. |
[5] |
王博, 王亮, 杨阳, 刘福东. g 辐照预处理促进剩余污泥发酵产氢的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3, 33(12): 2201-2207. |
[6] |
田丰, 钱新, 陈众. 调水对巢湖浮游植物群落演替模式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2, 32(12): 2224-2229. |
[7] |
谢兴勇, 祖维, 钱新. 太湖磷循环的生态动力学模拟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1, 31(5): 858-862. |
[8] |
黄梅玲, 袁兴中, 彭艳蓉, 曾光明, 梁运姗. 金属离子对NaNO2催化氧化降解酸性蓝129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0, 30(8): 1044-1049. |
[9] |
段亮, 夏四清, 宋永会, Slawomir W Hermanowicz. 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提取动力学模型[J]. 中国环境科学, 2009, 29(9): 951-954. |
[10] |
苏琼, 秦华鹏, 赵智杰. 产业结构调整对流域供需水平衡及水质改善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09, 29(7): 767-772. |
[11] |
李鱼, 王健, 郑爽, 汤洁. 垃圾渗滤液主要组分的催化湿式氧化降解[J]. 中国环境科学, 2009, 29(5): 497-501. |
[12] |
高香玉, 崔益斌, 胡长伟, 钱新, 李梅. 太湖梅梁湾2008年有机污染物检测及环境影响度[J]. 中国环境科学, 2009, 29(12): 1296-1300. |
[13] |
杨渤京;王洪涛*;陆文静;牟子申. 厌氧条件下纤维素降解产气的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08, 28(3): 255-259. |
[14] |
谢兴勇;钱 新*;钱 瑜;张玉超;田 丰. “引江济巢”工程中水动力及水质数值模拟
[J]. 中国环境科学, 2008, 28(12): 1133-1137. |
[15] |
王中友;叶正芳*;汪成运;牟敬海;焦宏春;沈 仲. 减压蒸馏耦合固定化微生物法处理TNT 红水[J]. 中国环境科学, 2008, 28(10): 883-887.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