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南京市区与郊区大气PM2.5中元素含量的对比分析 |
樊曙先1;樊建凌2;郑有飞1;王正梅1 |
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与环境变化江苏省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44;2.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江苏南京210008 |
|
|
摘要 2002年12月~2003年10月分别在南京城区和市郊采集大气细颗粒物(PM2.5)样品,用XRF-9800型荧光分析仪分析,得到17种化学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南京市大气PM2.5中的元素主要可分为地壳元素和污染元素两大类.研究不同元素在PM2.5中的体积分数、质量分数以及富集系数,发现南京市大气PM2.5超标率高达100%,超标倍数为0.62~1.83,其中S、Pb、Zn3种污染元素在PM2.5中显著富集,尤其以S元素的富集最为明显,其富集系数在市区均值达6059.1,在市郊均值达1120.2,表现出南京市大气污染煤烟型硫氧化物的特征.
|
|
关键词 :
南京,
PM2.5含量,
富集系数
|
收稿日期: 1900-01-01
|
[1] |
沈铁迪, 王体健, 陈璞珑, 蒋自强. 南京城区夏秋季能见度与PM2.5化学成分的关系[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3): 652-658. |
[2] |
李琦, 银燕, 顾雪松, 袁亮, 孔少飞, 江琪, 陈魁, 李力. 南京夏季气溶胶吸湿增长因子和云凝结核的观测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2): 337-346. |
[3] |
吴奕霄, 银燕, 顾雪松, 谭浩波, 汪亚. 南京北郊大气气溶胶的吸湿性观测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8): 1938-1949. |
[4] |
张秋晨, 朱彬, 龚佃利. 南京地区大气气溶胶及水溶性无机离子特征分析[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2): 311-316. |
[5] |
李山泉, 杨金玲, 阮心玲, 张甘霖. 南京市大气沉降中重金属特征及对土壤环境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1): 22-29. |
[6] |
韩洋, 郑有飞, 吴荣军, 尹继福, 徐静馨, 徐盼. 南京典型水体春季温室气体排放特征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3, 33(8): 1360-1371. |
[7] |
吴梦龙, 郭照冰, 刘凤玲, 卢霞, 刘杰, 任玉锐. 南京市PM2.1中有机碳和元素碳污染特征及影响因素[J]. 中国环境科学, 2013, 33(7): 1160-1166. |
[8] |
陈魁, 银燕, 魏玉香, 杨卫芬. 南京大气PM2.5中碳组分观测分析[J]. 中国环境科学, 2010, 30(8): 1015-1020. |
[9] |
刘红磊, 尹澄清, 唐运平. 太湖梅梁湾岸边带底泥中重金属的形态与分布[J]. 中国环境科学, 2010, 30(3): 389-394. |
[10] |
杨卫芬, 银燕, 魏玉香, 陈魁. 霾天气下南京PM2.5中金属元素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J]. 中国环境科学, 2010, 30(1): 12-17. |
[11] |
阎波杰, 赵春江, 潘瑜春, 王妍. 规模化养殖畜禽粪便量估算及环境影响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09, 29(7): 733-737. |
[12] |
李 一;张国正;濮梅娟*;朱 彬;李子华. 2006 年南京冬季浓雾雾水的化学组分[J]. 中国环境科学, 2008, 28(5): 395-400. |
[13] |
童尧青;银燕;钱凌;安俊琳. 南京地区霾天气特征分析[J]. 中国环境科学, 2007, 27(5): 0-0. |
[14] |
倪刘建;张甘霖;阮心玲;赵文君;杨金玲;周立祥. 南京市不同功能区大气降尘的沉降通量及污染特征[J]. 中国环境科学, 2007, 27(1): 0-0. |
[15] |
王荟;王格慧;高士祥;王连生. 南京市大气颗粒物春季污染的特征[J]. 中国环境科学, 2003, 23(1): 0-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