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亚热带稻田生态系统CO2排放及影响因素 |
朱咏莉1,2;吴金水1,2;周卫军2;童成立2;夏卫生1 |
1.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陕西杨凌712100;2.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湖南长沙410125 |
|
|
摘要 采用静态箱法对亚热带稻田生态系统CO2排放进行了定位观测.结果表明,水稻生长条件下的稻田CO2总排放通量(Rt)随晚稻生育期进程波动幅度较大,平均值为926.2mg/(m2·h);土壤CO2排放通量(Rs)则波动较小,平均值为285.4mg/(m2·h).二者与气温、不同土层(0,5,10,15cm)土壤温度均呈极显著的指数相关关系,温度系数(Q10)分别为2.33和1.70.稻田生态系统CO2累积排放量与水稻生物量间存在极显著的对数关系.在晚稻整个生育期,稻田生态系统从大气中净固定碳量为3.85t/hm2.
|
|
关键词 :
CO2排放,
影响因素,
静态箱法,
稻田生态系统
|
收稿日期: 1900-01-01
|
[1] |
周春艳, 厉青, 何颖霞, 王中挺, 陈辉, 张丽娟, 毛慧琴, 余超. 山东省近10年对流层NO2柱浓度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8): 2281-2290. |
[2] |
钟茂生, 彭超, 姜林, 韩丹, 夏天翔, 姚珏君, 郑迪. 污染场地土壤中Cd人体可给性影响因素及对筛选值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7): 2217-2224. |
[3] |
陈子方, 焦维琦, 白静, 赵勇胜, 杜鹏程. 没食子酸还原六价铬反应动力学规律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5): 1391-1396. |
[4] |
李卉, 赵勇胜, 韩占涛. 改性纳米铁原位反应带修复范围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4): 1135-1141. |
[5] |
苏燕, 赵勇胜, 李璐璐, 秦传玉, 王冬梅, 杨帅. 多孔介质中泡沫的迁移特性和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3): 817-824. |
[6] |
贺爱忠, 刘盼. 中国流通业CO2排放的因素分解和脱钩分析[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3): 953-960. |
[7] |
孙昕, 卞晶, 解岳, 叶丽丽, 马兰. 曝气诱导内波破坏水库水温分层的过程与效果[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2): 434-441. |
[8] |
蔡博峰. 中国4个城市范围CO2排放比较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9): 2439-2400. |
[9] |
王书航, 姜霞, 王雯雯, 胡佳晨, 张博, 李佳璐, 赵丽. 蠡湖水体悬浮物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6): 1548-1555. |
[10] |
陈操操, 刘春兰, 汪浩, 关婧, 陈龙, 王海华, 张继平, 李铮, 刘晓洁. 北京市能源消费碳足迹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6): 1622-1632. |
[11] |
李薇, 汤烨, 徐毅, 解玉磊, 贾杰林. 城市污水处理行业污染物减排与CO2协同控制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3): 681-687. |
[12] |
王梅, 刘琰, 郑丙辉, 周娟, 江秋枫. 城市内河表层沉积物氮形态及影响因素[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3): 720-726. |
[13] |
王金南, 蔡博峰, 曹东, 刘兰翠, 周颖, 张战胜, 薛文博. 中国10km二氧化碳排放网格及空间特征分析[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1): 1-6. |
[14] |
赵永富, 郑正, 汪昌保, 李莉莉, 叶庆富. 高能辐射去除饮用水中邻苯二甲酸酯的影响因素[J]. 中国环境科学, 2013, 33(3): 430-435. |
[15] |
史军, 崔林丽.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霾的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3, 33(12): 2113-212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