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应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监测太湖水质的研究 |
王永兴,吴庆龙,孔志明,臧宇,陈开宁 |
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南京210093;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南京210008 |
|
|
摘要 应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对太湖水质进行监测,测定太湖各样点水样的蚕豆根尖细胞微核千分率(MCN‰)及污染指数(PI),并进行F检验。结果表明,各样点MCN‰有显著性差异,39个样点中有6个采样点的PI在2以上,和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表明太湖部分区域水质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
|
关键词 :
太湖,
蚕豆,
微核试验,
水质
|
收稿日期: 1900-01-01
|
[1] |
尹海龙, 徐祖信, 李怀正, 解铭, 洪熙尧, 袁牧天. 电子企业水质特征因子与雨污混接诊断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9): 2713-2720. |
[2] |
陈俊, 李大鹏, 李勇, 黄勇, 袁怡, 李祥. 底泥扰动下藻类对不同形态磷在水体中分布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9): 2787-2793. |
[3] |
王西琴, 高伟, 张远. 基于控制单元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优化模型[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9): 2835-2842. |
[4] |
窦明, 米庆彬, 左其亭. 闸控河段水质多相转化模型[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7): 2041-2051. |
[5] |
刘奕伶, 葛继稳, 李艳元, 彭凤姣, 甘娟, 谷金普. 古夫河着生藻类优势种体积与水质因子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7): 2182-2191. |
[6] |
王磊, 田莉, 苗瑞, 王旭东, 吕永涛. 水质条件对膜-羧基官能团之间微观作用力的影响特征[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5): 1403-1409. |
[7] |
张又, 刘凌, 蔡永久, 尹洪斌, 高俊峰, 高永年. 太湖流域河流及溪流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影响因素[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5): 1535-1546. |
[8] |
孙寓姣, 陈程, 丁爱中, 赵晓辉, 张惠淳. 官厅水库水质特征及水体微生物多样性的响应[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5): 1547-1553. |
[9] |
武晓飞, 李大鹏, 汪明, 王忍, 陈俊. 反复扰动下加藻对不同形态磷相互转化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4): 1187-1196. |
[10] |
唐慧儒, 黄镇宇, 沈铭科, 王智化, 周俊虎, 岑可法. 褐煤脱水及水质净化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3): 735-741. |
[11] |
刘博, 肖长来, 梁秀娟, 张静, 盛红勋. 吉林市城区浅层地下水污染源识别及空间分布[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2): 457-464. |
[12] |
汤斌, 赵敬晓, 魏彪, 蒋上海, 罗继阳, Vo Quang Sang, 冯鹏, 米德伶. 一种紫外-可见光谱检测水质COD预测模型优化方法[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2): 478-483. |
[13] |
沈洪艳, 曹志会, 刘军伟, 王文欢, 张远. 太子河流域大型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类群与环境要素的关系[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2): 579-590. |
[14] |
赵巧华, 杭蓉蓉, 王玲, 秦泉. 夏季太湖水体势能异常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其机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1): 227-235. |
[15] |
陈超, 钟继承, 范成新, 申秋实, 刘成. 疏浚对湖泛的影响:以太湖八房港和闾江口水域为例[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8): 2071-2077.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