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珠江口海洋生物体中脂肪烃组分的气相色谱指纹特征分析 |
贾晓平;林钦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广州510300 |
|
|
摘要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分析了珠江口鱼类(蓝圆)、虾类(长毛对虾)、头足类(火枪乌贼)和贝类(近江牡蛎)样品的脂肪烃组分。组分特征参数表明,珠江口海洋生物体中的脂肪烃类主要来自石油源,少量来自海洋生源烃。生物体内的石油烃已经经历了一定程度的降解和代谢,反应出低浓度持续性石油污染的特点。在4种海洋生物中,近江牡蛎表现出较弱的降解和代谢石油烃的能力。
|
|
关键词 :
脂肪烃指纹,
海洋生物,
珠江口
|
收稿日期: 1900-01-01
|
[1] |
张军晓, 李绪录, 肖志建. 深圳湾及邻近水域总溶解磷的来源和时空分布[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3): 871-878. |
[2] |
刘明清, 郭振仁, 陈清华, 赵肖. 珠江口咸潮上溯的环境影响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3, 33(增刊): 79-86. |
[3] |
赵肖, 段丽洁, 章斌, 刘明清. 珠江口持久性有机氯污染的水生生态风险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3, 33(增刊): 220-225. |
[4] |
庄延娟, 王伯光, 刘灿. 珠江口西岸冬季海陆风背景下羰基化合物的初步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1, 31(4): 568-575. |
[5] |
林镇;陈社军;罗勇;罗孝俊;余梅;麦碧娴. 珠江口钻孔沉积物中多溴联苯醚的沉积记录[J]. 中国环境科学, 2007, 27(6): 0-0. |
[6] |
韩永翔;宋连春;赵天良;张强;奚晓霞. 北太平洋地区沙尘沉降与海洋生物兴衰的关系[J]. 中国环境科学, 2006, 26(2): 0-0. |
[7] |
张康生;刘双进;赵忠宪. 有机锡污染调控对策初步分析[J]. 中国环境科学, 1996, 16(4): 0-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