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香港的战略性生态评价 |
张国伟 |
香港特别行政区渔农自然护理署,香港 |
|
|
摘要 在香港,生态影响评价是近20年发展起来的,目前生态影响评价已演变成相当复杂、要求相当高的研究项目.但是大部分已经完成的生态影响评价研究都是为某一发展计划而开展的,目标主要是寻找缓解措施.通常避免生态影响的措施如改变选址,规划设计,路线等都不易实行,而弥补措施如重建受破坏的生境又会受工地条件的限制.另外,以区域性评价对一些稀有或不常见的生境和物种的累积影响也不易实行,战略性生态评价正好提供了去弥补以发展计划为主的生态影响评价的不足.目前香港的一些大型战略性规划和运输研究都已包括了战略性生态评价,显示出在生态评价中的进步.
|
|
关键词 :
生态影响评价,
战略性生态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
|
收稿日期: 1900-01-01
|
[1] |
魏文龙, 曾思育, 杜鹏飞, 陈吉宁, 刘毅. 一种兼顾目标总量和容量总量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确定方法[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1): 136-142. |
[2] |
李巍, 谢德嫦, 张杰. 景观生态学方法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以大连森林公园东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为例
[J]. 中国环境科学, 2009, 29(6): 605-610. |
[3] |
韦静, 曾维华. 生态承载力约束下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动态模拟
——以博鳌特别规划区为例
[J]. 中国环境科学, 2009, 29(3): 330-336. |
[4] |
蒲晓, 程红光, 龚莉, 齐晔, 郝芳华. 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四方信号博弈分析[J]. 中国环境科学, 2009, 29(2): 168-174. |
[5] |
夏思佳, 王勤耕. 基于AERMOD模式的大气扩散参数方案比较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09, 29(11): 1121-1127. |
[6] |
刘雪华*;孙 岩;廖程浩;何祥博. 生态机理法在工程方案生态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J]. 中国环境科学, 2008, 28(9): 818-822. |
[7] |
刘毅;陈吉宁;范琳;梁宏君;刘毅国;张勇
. 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研究方法与案例[J]. 中国环境科学, 2007, 27(3): 0-0. |
[8] |
张勇;杨凯;王云;叶文虎. 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的评估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02, 22(4): 0-0. |
[9] |
刘春艳;李文军;叶文虎. 自然保护区旅游的非污染生态影响评价[J]. 中国环境科学, 2001, 21(5): 0-0. |
[10] |
郑元;张天柱. 水源中央空调生命周期分析模型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01, 21(5): 0-0. |
[11] |
杨涛;吴蕾;徐望国.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环境影响评价构想[J]. 中国环境科学, 2001, 21(3): 0-0. |
[12] |
程鸿德;汤顺林.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原则和方法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00, 20(ZK): 0-0. |
[13] |
包景岭;李贵友. 区域开发环境影响评价中总量控制分析过程与方法──以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J]. 中国环境科学, 2000, 20(ZK): 0-0. |
[14] |
王志义.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地位[J]. 中国环境科学, 2000, 20(ZK): 0-0. |
[15] |
黄伟源. 成本效益分析在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J]. 中国环境科学, 2000, 20(ZK): 0-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