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香港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及战略环境评价研究 |
区伟光 |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环境保护署,香港 |
|
|
摘要 香港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EIA)制度行之有效,而且在1997年制定了“环境影响评估条例”,用15年的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察和审核经验制定了正规程序.战略环境评价(SEA)正以不同层面实施-从全港性以至地区性-并延伸在政策和战略上实施.1998年实施的“环境影响评估条例”以及从1988年起推动的SEA均是重要的里程碑.本文介绍了香港在实施EIA制度及SEA方面所取得的进展,探讨了如何保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以寻求共同发展.
|
|
关键词 :
环境影响评价,
战略环境评价,
政策制定,
环境可持续性发展
|
收稿日期: 1900-01-01
|
[1] |
魏文龙, 曾思育, 杜鹏飞, 陈吉宁, 刘毅. 一种兼顾目标总量和容量总量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确定方法[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1): 136-142. |
[2] |
李巍, 谢德嫦, 张杰. 景观生态学方法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以大连森林公园东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为例
[J]. 中国环境科学, 2009, 29(6): 605-610. |
[3] |
韦静, 曾维华. 生态承载力约束下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动态模拟
——以博鳌特别规划区为例
[J]. 中国环境科学, 2009, 29(3): 330-336. |
[4] |
蒲晓, 程红光, 龚莉, 齐晔, 郝芳华. 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四方信号博弈分析[J]. 中国环境科学, 2009, 29(2): 168-174. |
[5] |
夏思佳, 王勤耕. 基于AERMOD模式的大气扩散参数方案比较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09, 29(11): 1121-1127. |
[6] |
刘雪华*;孙 岩;廖程浩;何祥博. 生态机理法在工程方案生态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J]. 中国环境科学, 2008, 28(9): 818-822. |
[7] |
曾维华*;杨月梅. 环境承载力不确定性多目标优化模型及其应用[J]. 中国环境科学, 2008, 28(7): 667-672. |
[8] |
周美春;钱 新*;钱 瑜;张玉超;王勤耕. 证据推理法在战略环境评价中的应用[J]. 中国环境科学, 2008, 28(11): 1042-1046. |
[9] |
刘毅;陈吉宁;范琳;梁宏君;刘毅国;张勇
. 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研究方法与案例[J]. 中国环境科学, 2007, 27(3): 0-0. |
[10] |
张勇;杨凯;王云;叶文虎. 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的评估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02, 22(4): 0-0. |
[11] |
郑元;张天柱. 水源中央空调生命周期分析模型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01, 21(5): 0-0. |
[12] |
杨涛;吴蕾;徐望国.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环境影响评价构想[J]. 中国环境科学, 2001, 21(3): 0-0. |
[13] |
包存宽*;尚金城. 战略环境评价的战略分析框架结构[J]. 中国环境科学, 2001, 21(1): 0-0. |
[14] |
刘岩;张珞平;洪华生. 以海岸带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战略环境评价[J]. 中国环境科学, 2001, 21(1): 0-0. |
[15] |
程鸿德;汤顺林.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原则和方法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00, 20(ZK): 0-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