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洪湖三种水生植物的分解速率及氮、磷动态 |
厉恩华1,2;刘贵华1;李伟1;袁龙义1,2;温峰3 |
1.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水生植物生物学实验室 湖北武汉430074;3.湖北省洪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湖北武汉433200;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100049 |
|
|
摘要 用分解袋法,对生长于洪湖的菰(茎、叶)、莲(叶、叶柄)、微齿眼子菜(整株)进行480d原位分解研究.结果表明,莲叶和菰叶分解最快,其干重损失率分别为96.5%和96.6%;微齿眼子菜和莲叶柄分解最慢,其干重损失率分别为66.8%和71.6%.到实验结束时,菰茎和莲叶柄中的N浓度分别增加了1倍和2倍,P浓度均增加了1倍;莲叶和微齿眼子菜中的N、P含量均降低.5种分解材料分别释放其初始N、P总量的22.6%~98.0%和43.5%~97.4%.分解速率和N、P变化取决于分解材料的烧失重与总氮比值.
|
|
关键词 :
水生植物,
腐烂分解,
洪湖,
氮动态,
磷动态,
残渣积累
|
收稿日期: 1900-01-01
|
[1] |
孔祥龙, 叶春, 李春华, 张来甲, 李永峰. 苦草对水-底泥-沉水植物系统中氮素迁移转化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2): 539-549. |
[2] |
胡英, 祁士华, 袁林喜. 洪湖湿地水鸟肝脏中有机氯农药的分布[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8): 2140-2147. |
[3] |
金小伟, 查金苗, 王子健, 滕恩江, 吕怡兵. 氯酚类化合物对紫背浮萍生长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3, 33(12): 2257-2261. |
[4] |
黄亮, 吴乃成, 唐涛, 黎道丰, 蔡庆华. 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系统中氮、磷的富集与转移[J]. 中国环境科学, 2010, 30(增刊): 1-6. |
[5] |
龚香宜, 祁士华, 吕春玲, 胡立嵩, 苏秋克. 洪湖表层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的含量及组成[J]. 中国环境科学, 2009, 29(3): 269-273. |
[6] |
于少鹏;孙广友;窦素珍;马玉美;葛惠敏. 东平湖水生植物的衰退及南水北调工程对其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05, 25(2): 0-0. |
[7] |
成小英;王国祥;濮培民;李世杰. 凤眼莲腐烂分解对湖泊水质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04, 24(3): 0-0. |
[8] |
史建君;陈晖;王寿祥;陈传群. 水体中,141Ce的行为和水生植物对其的富集效应[J]. 中国环境科学, 2002, 22(2): 0-0. |
[9] |
崔理华;朱夕珍;汤连茂;孙庆亮;李国学;白瑛;张祖锡. 城市污水人工土快滤床与水生植物复合处理系统[J]. 中国环境科学, 2000, 20(5): 0-0. |
[10] |
李文朝. 东太湖沉积物中氮的积累与水生植物沉积[J]. 中国环境科学, 1997, 17(5): 0-0. |
[11] |
高吉喜;叶春;杜娟;孟裕芳;闫自申. 水生植物对面源污水净化效率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1997, 17(3): 0-0. |
[12] |
颜素珠 梁东 彭秀娟. 8种水生植物对污水中重金属—铜的抗性及净化能力的探讨*[J]. 中国环境科学, 1990, 10(3): 0-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