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环境影响评价构想 |
杨涛1,吴蕾2,徐望国3 |
1.南京市交通规划研究所 江苏南京210029;2.弗吉尼亚大学 美国夏洛茨维尔;3.湘潭工学院土木系 湖南湘潭411100 |
|
|
摘要 分析了传统环境评价方法的局限;论述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环境影响评价的 出发点、价值观;并提出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的基本构想,包括评 价原则、对象、要素、指标、程序、内容及方法等.
|
|
关键词 :
可持续发展,
城市交通,
环境影响评价,
体系
|
收稿日期: 1900-01-01
|
[1] |
李闪星, 袁兴中, 冷立健, 王雪丽, 朱仁. 柴油微乳体系对生物油增溶性能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3): 783-791. |
[2] |
李佳璐, 姜霞, 王雯雯, 王书航, 赵丽. 蠡湖沉积物质量评估体系的构建[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2): 565-573. |
[3] |
曾晓霞, 刘云国, 黄磊, 胡新将, 曾光明, 谭小飞, 汤慧, 樊扬帆. 基于能值定理的生态足迹模型修正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1): 312-320. |
[4] |
蒯鹏, 李巍, 成钢, 任贵平. 系统动力学模型在城市发展规划环评中的应用[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5): 1347-1354. |
[5] |
袁秋生, 倪广乐, 张爱勇. 悬浮型光催化纳滤膜反应器对染料中间体H酸溶液的降解[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3): 658-663. |
[6] |
高玉冰, 毛显强, Gabriel Corsetti, 魏毅. 城市交通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效应评价[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11): 2985-2992. |
[7] |
魏文龙, 曾思育, 杜鹏飞, 陈吉宁, 刘毅. 一种兼顾目标总量和容量总量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确定方法[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1): 136-142. |
[8] |
王金南, 曹国志, 曹东, 於方, 毕军. 国家环境风险防控与管理体系框架构建[J]. 中国环境科学, 2013, 33(1): 186-191. |
[9] |
杜大仲, 孟宪林, 马放. 北方某城市河流型饮用水水源地选址方案评价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2, 32(2): 359-365. |
[10] |
张军以, 苏维词, 张凤太. 基于PSR模型的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J]. 中国环境科学, 2011, 31(6): 1039-1044. |
[11] |
蒋文燕, 汤庆合, 李怀正, 喻文熙, 刘家欣. 化工企业环境风险综合评价模式及其应用[J]. 中国环境科学, 2010, 30(1): 133-138. |
[12] |
李巍, 谢德嫦, 张杰. 景观生态学方法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以大连森林公园东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为例
[J]. 中国环境科学, 2009, 29(6): 605-610. |
[13] |
韦静, 曾维华. 生态承载力约束下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动态模拟
——以博鳌特别规划区为例
[J]. 中国环境科学, 2009, 29(3): 330-336. |
[14] |
蒲晓, 程红光, 龚莉, 齐晔, 郝芳华. 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四方信号博弈分析[J]. 中国环境科学, 2009, 29(2): 168-174. |
[15] |
夏思佳, 王勤耕. 基于AERMOD模式的大气扩散参数方案比较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09, 29(11): 1121-1127.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