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环境问题的由来、过程机制、我国现状和环境科学发展趋势 |
章申 |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北京100101;国家计委地理研究所 北京100101 |
|
|
摘要 从地球演化的观点,探讨了环境问题是地表环境进入人文时期发生的一种新行星现象,其形成过程归纳为源、流、场、效应的链式机制,考虑到对环境问题的防治,构成了源、流、场、效应和调控的链式关系,并结合中国的环境状况,讨论了我国近期环境科学发展的动向
|
|
关键词 :
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
环境科学
|
收稿日期: 1900-01-01
|
[1] |
郭高山, 李永涛, 张岩, 龙昌东. 垃圾填埋场污染土的电性与磁性响应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9): 2737-2744. |
[2] |
刘洁, 郭亮, 冉猛, 李佳慧, 姜继平, 曹务魁, 王鹏. 长江-洪泽湖段突发跨界污染风险交流信息图谱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9): 2827-2834. |
[3] |
郭辰, 王先良, 吕占禄, 钱岩, 梁豹, 吴家兵, 张金良, 宛悦. 环境健康传导链—认识区域环境健康问题的关键[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4): 1261-1265. |
[4] |
吕占禄, 王先良, 郭辰, 钱岩, 梁豹, 吴家兵, 张金良, 宛悦. 科学识别环境健康传导链的六大特征[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4): 1266-1270. |
[5] |
刘仁涛, 郭亮, 姜继平, 刘洁, 王鹏. 环境污染应急处置技术的CBR-MADM两步筛选法模型[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3): 943-952. |
[6] |
许淑婧, 夏敦胜, 春喜, 王博, 张英. 呼和浩特市大气降尘磁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4): 1004-1011. |
[7] |
杨明星, 杨悦锁, 杜新强, 冶雪艳, 曹玉清, 徐立萍. 石油污染地下水有机污染组分特征及其环境指示效应[J]. 中国环境科学, 2013, 33(6): 1025-1032. |
[8] |
杨洁, 黄蕾, 李凤英, 邹丽萍, 费汉洵, 毕军. 中国1991~2010年环境污染事故频数动态变化因素分解[J]. 中国环境科学, 2013, 33(5): 931-937. |
[9] |
薛鹏丽, 曾维华. 上海市突发环境污染事故风险区划[J]. 中国环境科学, 2011, 31(10): 1743-1750. |
[10] |
杨洁, 毕军, 张海燕, 李凤英, 周鲸波, 刘蓓蓓. 中国环境污染事故发生与经济发展的动态关系[J]. 中国环境科学, 2010, 30(4): 571-576. |
[11] |
段华平, 朱琳, 孙勤芳, 卞新民. 农村环境污染控制区划方法与应用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0, 30(3): 426-432. |
[12] |
於方, 朱文泉, 曹东, 王金南. 青海省因草地生态破坏造成土壤流失的经济损失核算[J]. 中国环境科学, 2009, 29(1): 90-94. |
[13] |
于文金;* 邹欣庆. 江苏盐城海岸带环境效应与产业调整定量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08, 28(2): 188-192. |
[14] |
宋涛;郑挺国;佟连军;. 基于面板协整的环境库茨涅兹曲线的检验与分析[J]. 中国环境科学, 2007, 27(4): 0-0. |
[15] |
温宗国;张坤民;杜娟;李薇. 真实储蓄率(GSR)——衡量生态城市的综合指标[J]. 中国环境科学, 2004, 24(3): 0-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