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利用粉煤灰输送与贮存系统处置粘胶纤维污水场污泥的研究 |
李剑涛,傅学忠,吴晓,刘兆昌,刘翔 |
丹东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丹东118002;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 北京100084 |
|
|
摘要 通过对粘胶纤维污水场的中和脱锌污泥、二沉池剩余污泥和煤灰水混合体的沉降性能实验,证实其固液分离性能良好;吸附与渗透实验取得了粉煤灰、亚粘土对锌、汞的吸附等温线和地下水影响预测所需的参数;并分析了灰泥混合流体对电厂原输灰系统和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粉煤灰输送与贮存系统处置粘胶纤维污水场污泥的处理工艺在技术上可行,操作简单、运行可靠、投资少,每年可节省污泥处理费用40.5万元。外排污染物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
|
关键词 :
粉煤灰,
污泥,
处理与处置,
贮灰场,
粘胶纤维
|
收稿日期: 1900-01-01
|
[1] |
刘阳, 彭永臻, 韩玉伟, 马文锦, 曾薇. 游离氨对热水解联合中温厌氧消化处理剩余污泥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9): 2650-2657. |
[2] |
宿程远, 李伟光, 黄智, 陈孟林, 邱锐. 蒽醌类物质经多相类芬顿预处理前后对活性污泥特性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8): 2351-2359. |
[3] |
王杰, 彭永臻, 杨雄, 王淑莹. 不同碳源种类对好氧颗粒污泥合成PHA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8): 2360-2366. |
[4] |
王朝朝, 李思敏, 郑照明, 李军. 污泥浓缩过程下膜生物反应器的生物特性与膜渗透性评估[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8): 2367-2374. |
[5] |
武博然, 王冬扬, 柴晓利.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生物脱氯机制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8): 2470-2476. |
[6] |
董祎挈, 陆海军, 李继祥. 垃圾渗沥液腐蚀下污泥灰改性黏土压缩特性及孔隙结构[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7): 2072-2078. |
[7] |
李东明, 白建峰, 张承龙, 戴珏, 苑文仪, 邓明强, 毛文雄, 王景伟. 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处理线路板行业污泥的无害化[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7): 2079-2086. |
[8] |
张彦灼, 李文静, 李军, 卞伟, 李芸, 陈光辉. 固定床中好氧颗粒污泥动态吸附结晶紫染料[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6): 1726-1733. |
[9] |
陈文玲, 王如意, 李咏梅. 富磷污泥厌氧发酵过程中乙酸浓度对磷释放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6): 1763-1770. |
[10] |
邢立群, 彭永臻, 金宝丹, 何岳兰, 曾薇. 盐度强化剩余污泥碱性发酵产酸[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6): 1771-1779. |
[11] |
马惠君, 黄帅, 刘和, 陈兴春, 刘宏波, 白杰. 自生动态膜分离厌氧产酸污泥效果与特征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6): 1780-1785. |
[12] |
陈悦佳, 赵庆良, 柳成才. 冻融处理对不同阴极构型MFC产电及有机物降解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5): 1359-1367. |
[13] |
高靖伟, 赫婷婷, 程翔, 封莉, 张立秋. EGSB-MBR组合工艺处理糖蜜发酵废水效能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5): 1416-1422. |
[14] |
冯瑞, 银奕, 李子富, 张健, 刘璇, 周晓琴. 添加低比例石灰调质的脱水污泥堆肥试验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5): 1442-1448. |
[15] |
郑照明, 李泽兵, 刘常敬, 陈光辉, 郑林雪, 马静, 李军, 赵白航. 城市生活污水SNAD工艺的启动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4): 1072-108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