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利用紫露草微核效应检测工业废水技术的研究 |
张西萍,罗钟梅,王福来 |
甘肃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兰州730030 |
|
|
摘要 利用紫露草微核技术检测废水微核效应,往往会遇到因废水pH值过高、过低,或由于废水成分复杂、毒性大,难以进行微核检测。为此,作者研究了有关的技术,取得了理想的结果。研究结果表明,调节废水pH值会使废水中金属离子价态发生改变而改变其化学形态,所以在进行微核检测时,以不调pH值的原状态废水为最好。废水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对紫露草微核具有诱变作用,所以处理剂量要视废水的毒性、pH值的不同而不同。最好在检测前作好预实验,找出处理紫露草花序的适宜剂量;同时还要以四分体中不出现死细胞为宜。
|
|
关键词 :
微核效应,
紫露草微核技术,
微核检测,
适宜剂量,
废水
|
收稿日期: 1900-01-01
|
[1] |
宋广清, 席宏波, 孙秀梅, 周岳溪, 宋玉栋, 邢鑫. 2-丁烯醛生产废水对厌氧生物处理的毒性[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7): 2021-2026. |
[2] |
宋爱红, 沈志强, 周岳溪, 刘珊, 肖宇, 苗莹. 以稻秆为固体碳源处理分散养猪冲洗水的试验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7): 2052-2058. |
[3] |
高靖伟, 赫婷婷, 程翔, 封莉, 张立秋. EGSB-MBR组合工艺处理糖蜜发酵废水效能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5): 1416-1422. |
[4] |
宿程远, 李伟光, 王恺尧. DC反应器处理中药废水过程中出水的光谱分析[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4): 1103-1108. |
[5] |
高春娣, 王惟肖, 李浩, 焦二龙, 彭永臻. SBR法交替缺氧好氧模式下短程硝化效率的优化[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2): 403-409. |
[6] |
张宇坤, 王淑莹, 董怡君, 顾升波, 彭永臻. NaCl盐度对氨氧化细菌活性的影响及动力学特性[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2): 465-470. |
[7] |
张楠, 初里冰, 丁鹏元, 王星, 杨琦, 王建龙. A/O生物膜法强化处理石化废水及生物膜种群结构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1): 80-86. |
[8] |
汤薪瑶, 左剑恶, 余忻, 杨波, 王凯军. 制药废水中头孢类抗生素残留检测方法及环境风险评估[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9): 2273-2278. |
[9] |
徐云兰, 李珏秀, 钟登杰, 胡学步, 贾金平. 双极液膜法可见光光催化降解染料废水[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6): 1463-1470. |
[10] |
曹杰, 陈广银, 常志州, 叶小梅, 杜静. 有机负荷对秸秆床反应器厌氧生物产沼气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5): 1200-1206. |
[11] |
吴志玲, 徐培嘉, 陈洪斌. 混凝/微滤工艺用于青草沙水源水厂的生产废水回用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3): 623-629. |
[12] |
张志辉, 郑天龙, 王孝强, 王指刚, 马宇辉, 汪群慧. 活性炭吸附处理锂电池厂含酯废水及微波再生实验[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3): 644-649. |
[13] |
王明, 李剑超, 毛勇, 李青, 徐娜, 靳菁, 郑伟. 海绵铁感应热固定床对染料废水脱色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2): 337-344. |
[14] |
宋永会, 魏健, 马印臣, 曾萍. 金刚烷胺制药胺化废水与溴化废水的中和-络合萃取处理[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10): 2522-2527. |
[15] |
姜辉, 周德鸿, 陈卫国, 罗斌, 范忠强. 三维电极处理氨氮废水的电化学反应特性[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10): 2551-2555.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