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东平湖水生植物的衰退及南水北调工程对其影响 |
于少鹏1,3,孙广友1,窦素珍2,马玉美2,葛惠敏2 |
1.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吉林长春130012;2.山东省泰安市环境保护监测站 山东泰安271000;3.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100039 |
|
|
摘要 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中的调蓄枢纽东平湖进行了考察.发现,目前东平湖仅存水生植物18种,覆盖度为51%.简要分析了1979年至今东平湖水生植物的衰退状况及其形成驱动力.根据调水状态下东平湖水环境将会发生的变化,系统探讨了调水工程对东平湖水生植物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二期工程物种多样性变化不大,分布面积将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群落总体的断带状分布将更为典型;三期工程物种多样性将明显下降,种群结构趋向单一化,沉水植物仍将成为优势种群.
|
|
关键词 :
东平湖,
水生植物,
衰退,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
收稿日期: 1900-01-01
|
[1] |
孔祥龙, 叶春, 李春华, 张来甲, 李永峰. 苦草对水-底泥-沉水植物系统中氮素迁移转化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2): 539-549. |
[2] |
金小伟, 查金苗, 王子健, 滕恩江, 吕怡兵. 氯酚类化合物对紫背浮萍生长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3, 33(12): 2257-2261. |
[3] |
黄亮, 吴乃成, 唐涛, 黎道丰, 蔡庆华. 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系统中氮、磷的富集与转移[J]. 中国环境科学, 2010, 30(增刊): 1-6. |
[4] |
厉恩华;刘贵华;李伟;袁龙义;温峰. 洪湖三种水生植物的分解速率及氮、磷动态[J]. 中国环境科学, 2006, 26(6): 0-0. |
[5] |
史建君;陈晖;王寿祥;陈传群. 水体中,141Ce的行为和水生植物对其的富集效应[J]. 中国环境科学, 2002, 22(2): 0-0. |
[6] |
崔理华;朱夕珍;汤连茂;孙庆亮;李国学;白瑛;张祖锡. 城市污水人工土快滤床与水生植物复合处理系统[J]. 中国环境科学, 2000, 20(5): 0-0. |
[7] |
李文朝. 东太湖沉积物中氮的积累与水生植物沉积[J]. 中国环境科学, 1997, 17(5): 0-0. |
[8] |
高吉喜;叶春;杜娟;孟裕芳;闫自申. 水生植物对面源污水净化效率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1997, 17(3): 0-0. |
[9] |
颜素珠 梁东 彭秀娟. 8种水生植物对污水中重金属—铜的抗性及净化能力的探讨*[J]. 中国环境科学, 1990, 10(3): 0-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