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单级SBR生物膜中全程自养脱氮的研究 |
廖德祥;李小明;曾光明;杨麒;杨国靖 |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湖南长沙410082 |
|
|
摘要 研究了具有全程自养脱氮作用的生物膜中无机碳源浓度、pH值、溶解氧(DO)对全程自养脱氮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aHCO3浓度从1.75g/L上升到2.50g/L时,反应体系中的pH值从7.6~8.0上升到8.8左右,氨氮转化率和总无机氮去除率分别急剧下降到53%和48.8%.在进水氨氮负荷为60g/(m3·d)时,最佳DO应控制在0.5~0.7mg/L,此时氨氮转化率达到90%以上.
|
|
关键词 :
全程自养脱氮,
短程硝化,
厌氧氨氧化,
自由氨
|
收稿日期: 1900-01-01
|
[1] |
曹天昊, 王淑莹, 苗蕾, 李忠明, 彭永臻. 不同基质浓度下SBR进水方式对厌氧氨氧化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8): 2334-2341. |
[2] |
黄健, 黄珊, 张华, 黄显怀, 张勇, 王萌, 朱菁, 王宽. 基于间隔偏最小二乘法短程硝化反硝化中无机盐氮的近红外光谱[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7): 2014-2020. |
[3] |
郑照明, 李泽兵, 刘常敬, 陈光辉, 郑林雪, 马静, 李军, 赵白航. 城市生活污水SNAD工艺的启动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4): 1072-1081. |
[4] |
杨延栋, 黄京, 韩晓宇, 张亮, 张树军, 彭永臻. 一体式厌氧氨氧化工艺处理高氨氮污泥消化液的启动[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4): 1082-1087. |
[5] |
李智行, 张蕾, 陈晓波, 李航, 李旦. 高效耐海水型厌氧氨氧化污泥的驯化[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3): 748-756. |
[6] |
高春娣, 王惟肖, 李浩, 焦二龙, 彭永臻. SBR法交替缺氧好氧模式下短程硝化效率的优化[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2): 403-409. |
[7] |
刘常敬, 李泽兵, 郑照明, 王春香, 王昌稳, 张美雪, 赵白航, 李军. 不同有机物对厌氧氨氧化耦合反硝化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1): 87-94. |
[8] |
李鹏章, 王淑莹, 彭永臻, 刘越. COD/N与pH值对短程硝化反硝化过程中N2O产生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8): 2003-2009. |
[9] |
郑冰玉, 张树军, 张亮, 杨岸明, 彭永臻. 一体化厌氧氨氧化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性能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7): 1728-1733. |
[10] |
王春香, 刘常敬, 郑林雪, 李军. 厌氧氨氧化耦合脱氮系统中反硝化细菌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7): 1878-1883. |
[11] |
李冬, 杨卓, 梁瑜海, 高伟楠, 吴青, 苏庆岭, 张杰. 耦合反硝化的CANON生物滤池脱氮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6): 1448-1456. |
[12] |
李祥, 黄勇, 朱莉, 袁怡, 周呈, 陈宗姮, 张大林. 基于竖流式一体化反应器实现自养生物脱氮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6): 1471-1477. |
[13] |
李冬, 崔少明, 梁瑜海, 张肖静, 苏庆岭, 吴青, 张杰. 溶解氧对序批式全程自养脱氮工艺运行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5): 1131-1138. |
[14] |
苏东霞, 李冬, 张肖静, 张功良, 周元正, 张杰. 曝停时间比对间歇曝气SBR短程硝化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5): 1152-1158. |
[15] |
李祥, 黄勇, 刘福鑫, 袁怡, 陈钟姮, 丁敏. 铜、锌离子对厌氧氨氧化污泥脱氮效能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4): 924-929.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