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模型氧化渠脱氮试验研究及其机理初探 |
郝晓地 张自杰 |
山西经济管理学院环境管理系,太原;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系,哈尔滨 |
|
|
摘要 本文主要研究了氧化渠的脱氮功能。以试验结果为依据,通过理论分析,并借助于Mueller等人提出的活性污泥絮凝体模型用假说解释了混合液中溶解氧浓度大于零时存在的脱氨现象。通过试验研究,本文还推断出实体氧化渠中宏观及微观上均具有反硝化,即脱氮的功能,且在完成这一功能的同时还可得到回收碱度及节省供氧量之功效。
|
|
关键词 :
氧化渠,
脱氮,
碳氧化,
硝化,
活性污泥絮凝体,
反硝化
|
收稿日期: 1900-01-01
|
[1] |
戴娴, 王晓霞, 彭永臻, 王淑莹. 进水C/N对富集聚磷菌的SNDPR系统脱氮除磷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9): 2636-2643. |
[2] |
王国英, 崔杰, 岳秀萍, 李亚男, 贾子龙. 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脱氮同时降解苯酚特性[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9): 2644-2649. |
[3] |
吴鹏, 陆爽君, 徐乐中, 刘捷, 沈耀良. ABR耦合间歇曝气MBR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9): 2658-2663. |
[4] |
黄健, 黄珊, 张华, 黄显怀, 张勇, 王萌, 朱菁, 王宽. 基于间隔偏最小二乘法短程硝化反硝化中无机盐氮的近红外光谱[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7): 2014-2020. |
[5] |
宋爱红, 沈志强, 周岳溪, 刘珊, 肖宇, 苗莹. 以稻秆为固体碳源处理分散养猪冲洗水的试验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7): 2052-2058. |
[6] |
杨文斌, 李阳, 孙共献. 穗花狐尾藻对外源15N在水-沉积物界面迁移转化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6): 1855-1862. |
[7] |
周元正, 李冬, 苏东霞, 张功良, 张肖静, 梁瑜海, 张杰. 改良SBR工艺实现生活污水除磷与半亚硝化[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5): 1351-1358. |
[8] |
高靖伟, 赫婷婷, 程翔, 封莉, 张立秋. EGSB-MBR组合工艺处理糖蜜发酵废水效能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5): 1416-1422. |
[9] |
牟晓杰, 孙志高, 刘兴土. 黄河口典型潮滩湿地土壤净氮矿化与硝化作用[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5): 1466-1473. |
[10] |
郑照明, 李泽兵, 刘常敬, 陈光辉, 郑林雪, 马静, 李军, 赵白航. 城市生活污水SNAD工艺的启动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4): 1072-1081. |
[11] |
杨延栋, 黄京, 韩晓宇, 张亮, 张树军, 彭永臻. 一体式厌氧氨氧化工艺处理高氨氮污泥消化液的启动[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4): 1082-1087. |
[12] |
委燕, 王淑莹, 马斌, 彭永臻. 游离亚硝酸预处理强化剩余污泥发酵同步反硝化性能[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3): 742-747. |
[13] |
李智行, 张蕾, 陈晓波, 李航, 李旦. 高效耐海水型厌氧氨氧化污泥的驯化[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3): 748-756. |
[14] |
李祥, 王悦, 黄勇, 巫川, 王孟可, 陈宗姮, 刘福鑫. HCO3-在部分亚硝化中功能及对亚硝化效能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3): 757-763. |
[15] |
姚晓龙, 徐会显, 唐陈杰, 张路. 鄱阳湖水体悬浮物反硝化潜力模拟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3): 846-855.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