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γ-射线辐照法去除水中的六价铬 |
袁守军1;郑正1;牟艳艳1;于鑫1;赵永富2 |
1.南京大学环境工程系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93;2.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 江苏南京210014 |
|
|
摘要 以人工配制的含Cr水溶液[Cr(VI)=42mg/L]为研究对象,从动力学的角度考察了不同实验条件对γ-射线辐照还原Cr(VI)的影响.结果表明,初始pH值对Cr(VI)还原影响较大,酸性条件有利于Cr(VI)的还原,在15kGy的辐照强度下,pH2时,Cr(VI)的去除率达86.2%,而pH5和pH7时,Cr(VI)的去除率仅分别为36.3%和22.2%.乙醇的存在提高了Cr(VI)的辐照还原动力学常数.在乙醇添加量为0.1%(体积比),pH2的条件下,在较低的辐照强度(5kGy)下就可获得较高的Cr(VI)去除率(99.9%).中性条件下(pH7),添加1mmol/L的碳酸钠对Cr(VI)的还原有一定促进作用,而酸性条件下(pH2)则效果不明显.试验还考察了充N2或充O2对Cr(VI)辐照还原效果的影响,充N2气可增强Cr(VI)的还原效果,而充O2则抑制Cr(VI)的还原.
|
|
关键词 :
γ-射线辐照,
Cr(VI)还原,
自由基,
动力学
|
收稿日期: 1900-01-01
|
[1] |
刘佳露, 卢伟, 张凤君, 苏小四, 朱永娟, 李仁声, 吕聪. 活化过硫酸盐氧化地下水中苯酚的动力学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9): 2677-2681. |
[2] |
吴菲, 郑佩, 秦昉, 白波, 王洪伦, 索有瑞. TiO2@酵母微球吸附废水中的荧光增白剂-VBL及再生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8): 2342-2350. |
[3] |
戈明亮, 王雁武, 陈萌. 麦羟硅钠石对水中Zn2+的吸附性能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7): 2065-2071. |
[4] |
何洋洋, 唐素琴, 康婷婷, 吴伟祥, 孙法迁. 响应面法优化硫酸根自由基高级氧化深度处理渗滤液生化尾水[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6): 1749-1755. |
[5] |
陈子方, 焦维琦, 白静, 赵勇胜, 杜鹏程. 没食子酸还原六价铬反应动力学规律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5): 1391-1396. |
[6] |
李明玉, 赵倩, 曾小龙, 刁增辉, 宋琳. TiO2光电催化中光生电子降解对苯醌的行为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5): 1397-1402. |
[7] |
方华, 孙宇心, 于江华, 方若雨, 荆洁. 腐殖酸对水中多壁碳纳米管凝聚特性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5): 1410-1415. |
[8] |
李如忠, 董玉红, 钱靖. 基于TASCC的典型农田溪流氨氮滞留及吸收动力学模拟[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5): 1502-1510. |
[9] |
赵飞, 王摆, 张晓娜, 田华, 王蔚, 汝少国. 久效磷农药对金鱼肝细胞DNA的损伤及其机制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5): 1563-1569. |
[10] |
黄海, 蒋建国, 肖叶, 宋迎春. 碱催化脱氯技术处理氯代新POPs研究及示范工程[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4): 1149-1155. |
[11] |
张宇坤, 王淑莹, 董怡君, 顾升波, 彭永臻. NaCl盐度对氨氧化细菌活性的影响及动力学特性[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2): 465-470. |
[12] |
王振红, 罗专溪, 车霏霏, 严雅萌, 颜昌宙. 不同磷水平下铜绿微囊藻对砷酸盐的吸收和净化[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2): 533-538. |
[13] |
尹福斌, 李子富, 王冬泠, 白晓凤. 加碱预处理对致病微生物去除效果及动力学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1): 196-203. |
[14] |
李磊, 蒋玫, 沈新强, 王云龙, 吴庆元, 牛俊翔, 许高鹏. 苯并[a]芘在两种海洋生物体内的富集动力学比较[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1): 291-297. |
[15] |
邓时海, 李德生, 卢阳阳, 曾琪静. 集成模块系统同步硝化反硝化处理低碳氮比污水的试验[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9): 2259-2265.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