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潜流水平湿地对农业灌溉径流氮磷的去除 |
付融冰;杨海真;顾国维;张政 |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92 |
|
|
摘要 构建了潜流水平芦苇湿地,对农业灌溉径流(TN约为7mg/L,TP约为0.5mg/L)中氮磷进行了为期1年的去除研究.在水力停留时间(HRT)为2,4,6d时,TP和TN的去除率均大于87%和68%.湿地对TN、NH4+-N和TP的去除受HRT的影响较大(P<0.05),对PO43--P的去除受HRT的影响较小.在不同HRT情况下,NH4+-N、NO2--N、NO3--N和PO43--P的去除率均高于93%,出水浓度一般均小于0.04mg/L.且出水中的TP和TN主要为有机态,存在一个TP和TN背景浓度.TN去除率与负荷之间具有很好的相关性(R2=0.9968),但是TP去除率与负荷之间相关性较差(R2=0.5987).以HRT为2d计算,1m2的芦苇床处理该农业灌溉径流的能力为0.1m3/d,出水TN和TP浓度可控制在0.50mg/L和0.154mg/L以下.
|
|
关键词 :
潜流水平湿地,
农业灌溉径流,
氮,
磷,
水力停留时间,
背景浓度
|
收稿日期: 1900-01-01
|
[1] |
戴娴, 王晓霞, 彭永臻, 王淑莹. 进水C/N对富集聚磷菌的SNDPR系统脱氮除磷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9): 2636-2643. |
[2] |
王国英, 崔杰, 岳秀萍, 李亚男, 贾子龙. 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脱氮同时降解苯酚特性[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9): 2644-2649. |
[3] |
吴鹏, 陆爽君, 徐乐中, 刘捷, 沈耀良. ABR耦合间歇曝气MBR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9): 2658-2663. |
[4] |
古励, 郭显强, 丁昌龙, 何强, 单志俊. 藻源型溶解性有机氮的产生及不同时期藻类有机物的特性[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9): 2745-2753. |
[5] |
王江飞, 周柯锦, 汪小泉, 邓靖, 吴柳芳, 马晓雁, 钟晓, 蒲凤莲, 施丽莉, 陈江, 蒋彩萍. 杭嘉湖地区大气氮、磷沉降特征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9): 2754-2763. |
[6] |
陈俊, 李大鹏, 李勇, 黄勇, 袁怡, 李祥. 底泥扰动下藻类对不同形态磷在水体中分布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9): 2787-2793. |
[7] |
高晋徽, 朱彬, 王言哲, 康汉青. 2005~2013年中国地区对流层二氧化氮分布及变化趋势[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8): 2307-2318. |
[8] |
宿程远, 李伟光, 黄智, 陈孟林, 邱锐. 蒽醌类物质经多相类芬顿预处理前后对活性污泥特性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8): 2351-2359. |
[9] |
孙静, 李咏梅. 磷酸铁污泥的生物还原释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8): 2409-2416. |
[10] |
张明露, 刘文君, 李翠萍, 李玉仙, 顾军农. 水源切换对水厂出水细菌群落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8): 2517-2522. |
[11] |
黄健, 黄珊, 张华, 黄显怀, 张勇, 王萌, 朱菁, 王宽. 基于间隔偏最小二乘法短程硝化反硝化中无机盐氮的近红外光谱[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7): 2014-2020. |
[12] |
郭亮亮, 周维成, 周起超, 李根保. 光照强度和磷浓度对寡枝刚毛藻生长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7): 2153-2159. |
[13] |
孔明, 尹洪斌, 晁建颖, 张毅敏. 凹凸棒黏土覆盖对沉积物磷赋存形态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7): 2192-2199. |
[14] |
陈文玲, 王如意, 李咏梅. 富磷污泥厌氧发酵过程中乙酸浓度对磷释放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6): 1763-1770. |
[15] |
黎睿, 王圣瑞, 肖尚斌, 焦立新, 刘文斌, 倪兆奎. 长江中下游与云南高原湖泊沉积物磷形态及内源磷负荷[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6): 1831-1839. |
|
|
|
|